持节出京华,扬舲越江县。
峰回南天豁,浪转北风便。
飕飕葭苇乱,惨惨林木变。
秋草入芜湖,微阳隐淮甸。
艰难水宿屡,漂荡羁游荐。
怀乡思悄悄,去国情恋恋。
亲承天子诏,实藉诸公荐。
观风五岭外,问俗数州遍。
勋名企前哲,才力惭群彦。
奔走敢辞劳,登临自忘倦。
乔木俯茆茨,烟火眼中见。
牛羊夕散漫,禾黍岁丰衍。
因思在山乐,始觉为士贱。
关山值摇落,节序忽流转。
天高露如霜,月白江似练。
烦忧感羁旅,往事徵记传。
衔芦想冥鸿,巢幕危戎燕。
归去掩云关,黄金犹可鍊。
持节出京华,扬舲越江县。
峰回南天豁,浪转北风便。
飕飕葭苇乱,惨惨林木变。
秋草入芜湖,微阳隐淮甸。
艰难水宿屡,漂荡羁游荐。
怀乡思悄悄,去国情恋恋。
亲承天子诏,实藉诸公荐。
观风五岭外,问俗数州遍。
勋名企前哲,才力惭群彦。
奔走敢辞劳,登临自忘倦。
乔木俯茆茨,烟火眼中见。
牛羊夕散漫,禾黍岁丰衍。
因思在山乐,始觉为士贱。
关山值摇落,节序忽流转。
天高露如霜,月白江似练。
烦忧感羁旅,往事徵记传。
衔芦想冥鸿,巢幕危戎燕。
归去掩云关,黄金犹可鍊。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所作的《宿芜湖十八韵》,描绘了诗人持节出行,越过江郡时的沿途景色和内心感受。首联“持节出京华,扬舲越江县”交代了背景和行动,显示出诗人肩负重任的使命感。接下来的四句通过“峰回”、“浪转”、“飕飕”、“惨惨”等词,描绘了南天开阔、北风顺航、芦苇摇曳、林木凄凉的景象,营造出旅途中的自然氛围。
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感慨,“怀乡思悄悄,去国情恋恋”流露出深深的乡愁,“勋名企前哲,才力惭群彦”则表达了对前贤的仰慕和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他深入民间,察访民情,“观风五岭外,问俗数州遍”,展现了官员的责任与担当。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观察到田园风光的宁静与丰饶,对比出在官场的艰辛,感叹“在山乐”与“为士贱”的不同心境。结尾以季节变换和自然景观收束,表达出羁旅之苦和对未来的期待,“归去掩云关,黄金犹可鍊”,寓意着回归本心,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坚韧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流畅,既有旅途的壮志豪情,又有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风貌。
蓬莱殿角薰风凉,法宫无事垂衣裳。
人间乐奏万斯曲,枝上日转咸池桑。
天皇初开紫府燕,御前催赐黄金觞。
谁乘风云依日月,臣有力牧君轩黄。
望云仰见天不远,簪花莫厌鬓如霜。
五风十雨自中国,语从重译传名王。
年年五月熟荔子,又见北使朝连昌。
圣君当宁占宝历,太史执笔书殊祥。
云间双阙日五色,下被四表同尧光。
风姿矫矫华省郎,珩璜结佩鸣水苍。
但将两耳听韶濩,付与孺子歌沧浪。
传杯遥想水殿冷,画鼓咽咽清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