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其二和王静安韵》
《蝶恋花·其二和王静安韵》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楼畔辛夷吹霁雪。楼上黄昏,已挂纤纤月。

徙倚旧情浑忆彻。纱窗六扇风簧咽。

一抹墙腰侵草色。墙外生憎,扰扰閒车辙。

欲住还抛无那说。百般滋味都缘别。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伤的画面。"楼畔辛夷吹霁雪",辛夷花在雨后初晴的雪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寂静的氛围。"楼上黄昏,已挂纤纤月",黄昏时分,月光透过纱窗洒下,映照出孤独的景象,暗示着词人的寂寞之情。

"徙倚旧情浑忆彻",词人倚窗凝思,回忆起往昔的情感,那份深深的记忆几乎贯穿始终。"纱窗六扇风簧咽",微风吹过,风铃发出低沉的声音,仿佛在应和词人的思绪,更添了几分凄凉。

"一抹墙腰侵草色",视线转向窗外,墙边的草丛被暮色染上一抹青绿,与月光相映,显得更加寂寥。"墙外生憎,扰扰閒车辙",墙外的车辙声嘈杂,反衬出词人心中的宁静与厌烦,他似乎对世间的纷扰感到厌倦。

"欲住还抛无那说",词人想要停留在这份宁静中,却又无法言说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最后,"百般滋味都缘别",词人感慨万千,所有的感触都源于离别带来的复杂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日时光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辱井石阑

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惜古云根。

楼空野寺钟何在,宫浸寒芜井已眢。

古篆半馀阑上字,妖姬犹有梦中魂。

试扪洼处红犹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0)

西湖绝句六首·其二

少年豪饮醉忘归,不觉湖船旋旋移。

水面夜凉银烛小,越娘低唱月生眉。

(0)

京城杂咏七首·其六

京城走马听晨钟,我亦宵征仆兴慵。

却忆江南春睡美,小楼攲枕听村舂。

(0)

京城杂咏七首·其二

丽正门当千步街,九重深处五云开。

鸡人三唱万官集,应制须迎学士来。

(0)

滦水秋风词三首·其三

西风初吹白海水,落日正见黑山云。

旃庐小泊成部署,沙马野驼连数群。

(0)

夜坐

凉风动千里,孤坐思沧洲。

白露洗明月,青天此夜秋。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