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袈裟出定迟,满头霜雪映脩眉。
白云坐断岩前石,问着游方了不知。
日落袈裟出定迟,满头霜雪映脩眉。
白云坐断岩前石,问着游方了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夕阳西下时分结束静坐修行的场景。"日落袈裟出定迟",通过"日落"和"迟",展现出僧人修行的专注与时间的流逝,僧人的袈裟在余晖中显得格外醒目。"满头霜雪映脩眉",运用比喻,将白发比作霜雪,描绘出僧人年迈却精神矍铄的形象,修长的眉毛更显其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白云坐断岩前石",进一步刻画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仿佛与白云同化,坐在岩石前,形象生动,富有禅意。最后一句"问着游方了不知",表达出诗人对这位云游四方的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他修行境界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深具禅意的高僧形象,寓含了对僧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敬仰之情。
汉室中微竹生马,先生一尉何卑下。
天门九重呼不闻,避时乃作居山者。
朅来山间药道成,云轺高举风驭轻。
大溪之南古坛在,空山落日秋蝉鸣。
我寓其邻喜清旷,时来送眼风烟上。
遗丹存亡今不知,痴人且啖坛中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