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
《九日》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满城风雨霍然开,不负登临亦快哉。

时俗半无乌帽堕,世情那有白衣来。

且沽薄酒酬佳节,欲赋新诗愧短才。

折得黄花簪两鬓,任渠两鬓自毰毸。

(0)
注释
满城:整个城市。
风雨:风雨天气。
霍然:突然。
开:停止。
登临:登山游览。
快哉:愉快。
时俗:当时的风俗。
半无:几乎没有人。
乌帽:古代官员或士人的黑色帽子。
堕:掉落。
那有:哪里会有。
白衣:指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装束。
且:暂且。
沽:买。
薄酒:清淡的酒。
酬:庆祝。
佳节:美好的节日。
愧:感到惭愧。
短才:才情不足。
折得:摘下。
黄花:菊花。
簪:插。
两鬓:两边鬓角。
任渠:任凭。
毰毸:形容头发蓬乱。
翻译
满城的风雨忽然停止,登高赏景真是畅快无比。
如今的社会风气很少有人戴乌帽,世间真情实意又有谁能像古人那样纯真而来。
姑且买些淡酒庆祝佳节,想写首新诗又觉得才情不足。
我摘下黄花插在两鬓,任由白发自然蓬松。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首句“满城风雨霍然开”写出了天气突变,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动荡的氛围,可能暗喻着当时社会的混乱与动荡。

接着,“不负登临亦快哉”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对眼前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份豁达。然而紧接而来的“时俗半无乌帽堕,世情那有白衣来”却透露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哀叹——“乌帽”和“白衣”在古代常象征着纯洁或忠诚,但在诗人眼中,这种美好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反映了诗人的悲观情绪。

中间两句“且沽薄酒酬佳节,欲赋新诗愧短才”则流露出诗人面对佳节的庆祝心情和文学创作上的自谦之意。重阳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气,民众往往会在这一天饮用菊花酒以驱邪避瘟疫,但诗人的心境却更多地是在感慨中寻找寄托。

最后,“折得黄花簪两鬓,任渠两鬓自毰毸”则写出了诗人采撷菊花戴在头上的情景。黄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孤独,而“任其自然”的态度,也许是诗人内心对于世事的无奈与释然。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个人的情感波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一种独特方式。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春日书斋偶成·其三

柳花才落未成绵,海蕊初分半尚攀。

鸭甲不鸣深院昼,一床真梦不论钱。

(0)

直宿

春风夜急铜龙漏,淡月半斜金井阑。

已觉亚枝花露重,宿莺犹睡怯馀寒。

(0)

风流子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

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

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

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清香还有意,轻飘度勾引,几句新诗。

须是放怀追赏,莫恁轻离。

更嫦娥为爱,寒光满地,故移疏影,来伴南枝。

谁道寿阳妆浅,偏入时宜。

(0)

华清怀古·其一

胡雏铁骑正纵横,环上罗衣血染腥。

蜀道归来应悔祸,香囊特地泣娉婷。

(0)

小子祇自夜来风气又作肿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豁其烦襟徒自乐于酣咏旋书在纸不觉成篇又获五章皆依前韵达诚而已何足为诗而惜经苦心忍作弃物入门遽绝既缘知己之获伸束手终降尚以疲兵而再战三思无取一笑有馀昔汉室大将军有长揖之客今我朝大丞相有属和之生皆一时之美也不亦可乎·其二

自怜何幸少人如,不幸如人亦有馀。

贱日身安长欠学,荣时眼病却多书。

含毫终是冥搜拙,展卷仍惭博览疏。

最抱平生一般恨,累茵独享若为居。

(0)

句·其五

门掩苍苔柳半遮,春深庭院日初斜。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