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一》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寰宇天开万历辰,殊方建节借词臣。

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

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

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的《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派遣使者出使朝鲜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使命的庄重承诺。

首句“寰宇天开万历辰”,以“天开”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宇宙的广阔与时间的长河,暗示出使的壮阔背景。“万历辰”点明了出使的时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殊方建节借词臣”一句,通过“殊方”(异域)和“建节”(建立节制),展现了出使任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被派遣使者才能的肯定。

“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两句,运用典故,将出使朝鲜比作古代的外交活动,表达了对传统外交礼仪的尊重,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使命和希望。

“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描绘了出使的场景,辽远的海面、明亮的月光、秋风中的边塞、闪烁的星光、夜晚的渡口,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孤独的氛围,体现了出使者的勇敢与决心。

“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出使者平安归来的期待,以及对国家强盛的自豪之情。波平象征着旅途的顺利,而“惊相讯”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结尾提到“圣人”,不仅指出了国家的领导人物,也暗含了对出使者完成使命、为国家带来荣耀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使情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国家意识,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寄李近台侍御时督学北京

鳌头矶下征帆发,鱼腹书传逝水沉。

摛赋三秋堪寄兴,定交千里见知音。

庙廊自合经纶远,冠冕谁当雨露深。

上应文昌燕赵地,朝端抗疏几年心。

(0)

送曹太史一呈归金坛

双阙归心春草后,三吴回首夕阳西。

石头树隐摇鲸浪,京口帆飞转鹤溪。

天许碧山聊著述,地邻丹洞几攀跻。

茅君有约秋将暮,月白枫林路不迷。

(0)

夜集梁武选公济园亭同何稽勋治象得秋字

问予东去欲何求,日观峰高独胜游。

离合此生能几醉,啸歌今夕故相留。

庭前松桂偏宜月,笛里关山别是秋。

他日鸣珂还有意,停云时傍凤城头。

(0)

中秋夜集周时隆表兄宅有感

天涯对月几团圞,乌鹊翻枝栖未安。

兄弟共须今夕醉,妻孥犹是异乡看。

光流浩荡千家白,影落苍茫二水寒。

仙桂花开秋正好,不知人世有悲欢。

(0)

送萧逸人归永丰

久客天涯鬓欲皤,西江归去一渔蓑。

香垆峰外烟云合,石鼓潭边雷雨多。

素月三秋黄鹤梦,清风千古紫芝歌。

山窗幽寂谁相伴,随意鸣琴向薜萝。

(0)

夏夜邹参政君哲宅陪饯皇甫别驾得才字

磊落闽中彦,沉沦吴下才。

相看成别赋,一笑且深杯。

庭暗流萤过,楼明缺月来。

新丰能几醉,骑马故迟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