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百馀里,平圃候鸡鸣。
月照野云落,篮随官马行。
舟胶初涷水,人过落滩声。
两鬓看如此,行藏计未成。
雄州百馀里,平圃候鸡鸣。
月照野云落,篮随官马行。
舟胶初涷水,人过落滩声。
两鬓看如此,行藏计未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平圃进入始兴江口的旅途情景,充满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雄州百馀里,平圃候鸡鸣”,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地理背景和时间的更替。雄州绵延百里,晨光初现时分,平圃已等候着鸡鸣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接着,“月照野云落,篮随官马行”两句,将画面转向夜晚与白天的交替。月光照耀下的田野上,云彩缓缓落下,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在缓缓展开。篮子随着官马的行进,不仅映衬出行旅的艰辛,也暗示着旅程的持续与不息。
“舟胶初涷水,人过落滩声”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初冻的江水让船只难以行驶,人们在经过落滩时发出的声音,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旅途不易的感慨。
最后,“两鬓看如此,行藏计未成”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两鬓斑白,岁月不居,而个人的计划与追求似乎仍未达成,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波动,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幅生动的旅途写照。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
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
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征车摇摇入齐甸,七日已抵蒙阴县。
东蒙山下居民稀,附郭村墟少烟爨。
土人见客前致辞,坐语沙中溯离乱。
连年寇盗满东都,河北官军苦征战。
兖曹颍毫逋逃多,连骑呼群日东窜。
纷然贼骑翻山来,去岁穷乡尽遭难。
仓储劫掠庐舍焚,十室丁男九分散。
即今贼退事少平,比县干戈苦传箭。
四方襁负犹未归,为恐原燎更重煽。
原田每每无人耕,茂草荒凉野花茜。
往来孔道无人行,今日单车喜重见。
感此弥怀陵谷悲,再来已值沧桑变。
我亦乡关付劫灰,回望南云泪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