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不休,潮势正郁勃。
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
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
凭视但无际,高歌惨不发。
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
天风吹不休,潮势正郁勃。
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
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
凭视但无际,高歌惨不发。
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
这首清代诗人李宪噩的《夜登海山亭望月》描绘了夜晚在海边山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天风吹不休”展现了海面的广阔与风力的强劲,潮水汹涌,气势磅礴。接着,“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写出了山亭之上的宁静与视野的开阔,与下方的喧闹形成对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描绘了月光透过迷蒙雾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随后,“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则借蜃楼幻境和水中的奇异生物,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想象空间。
诗人站在高处,感叹“凭视但无际”,表达了对大海无垠的敬畏与感慨。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象,“高歌惨不发”,内心的激荡使得歌声都无法释放出来。最后两句“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直抒胸臆,诗人感到心境苍茫,既怀揣深沉的情感,又因自然的壮丽而心生敬畏,战栗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山夜景,通过视听感受和内心体验,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胜概峰头寺,寻幽客自来。
泉声涧分细,山色翠成堆。
踏破千崖雪,还闻一夜雷。
东林期拟结,卧石梦忘回。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
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
凉飙带寒烟,暝色著高林。
归鸟未遑栖,槭槭风叶吟。
游子悲故乡,感叹岁月深。
一室蔽蓬蒿,空壶绝孤斟。
徘徊东墙下,仰视林端参。
耿耿夜何长,白露湿衣襟。
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
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
百年相承,文献攸萃。暇日启钥,抉奇出秘。
有三轴者,实公程艺。捧玩再拜,始识公字。
丁丑禾兴,刻置官寺。枣肥失态,莫尽体势。
粤来维扬,岁在癸未。客出公帖,相示叹喟。
如昔所见,毫发毕似。于翰墨间,更著风谊。
客谓此书,伐木无愧。亟以归我,备名臣体。
琼函锦缲,明窗棐几。时一展玩,若锵剑佩。
是岁七月,日维乙巳,淮海堂下,清阴蔽芾。
我时受藏,午暑犹炽。月纪岁合,时又其位。
于日之吉,与初览对。载见载识,若合符契。
岂非天耶,尚勿失坠。
《吕文靖亭候帖赞》【宋·岳珂】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百年相承,文献攸萃。暇日启钥,抉奇出秘。有三轴者,实公程艺。捧玩再拜,始识公字。丁丑禾兴,刻置官寺。枣肥失态,莫尽体势。粤来维扬,岁在癸未。客出公帖,相示叹喟。如昔所见,毫发毕似。于翰墨间,更著风谊。客谓此书,伐木无愧。亟以归我,备名臣体。琼函锦缲,明窗棐几。时一展玩,若锵剑佩。是岁七月,日维乙巳,淮海堂下,清阴蔽芾。我时受藏,午暑犹炽。月纪岁合,时又其位。于日之吉,与初览对。载见载识,若合符契。岂非天耶,尚勿失坠。
https://shici.929r.com/shici/vgCQk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