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出都门道,红尘污客襟。
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
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
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
北出都门道,红尘污客襟。
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
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
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都城,北行出门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开篇“北出都门道,红尘污客襟”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旅途中的尘土飞扬,衣衫被染上路途印迹的情形,通过“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展现了夏日蝉鸣声中,树荫交织成浓密的绿色天幕,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心境则通过“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传达出来,表面上是对马匹和鸟儿自由生活状态的赞美,实质却是诗人对于自己不自由命运的一种投射。
最后两句“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回望都城所感受到的无限留恋和对皇宫权力中心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据鞍”指的是靠着马鞍,表明诗人此时已行进到了一定的距离,而“愈觉帝阍深”则是通过空间上的远离来加深了他对于都城、皇宫那种不可企及的神圣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思考。
从教性懒似孝先,一日一醉梅花前。
随风艇子系断岸,斜阳细雨二月天。
茅斋近构临水际,薄雾杳霭含溪烟。
竹树无多露山色,门前种菜十顷田。
黄昏偕友坐水阁,蟹眼临风手自煎。
随意摘蔬供匕箸,杖头不少阮宣钱。
推窗凉月挂檐角,西堂醉卧春风颠。
微波渺渺助清兴,明日山前花欲然。
秋江雨过气萧爽,买棹夷犹成独往。
鸥鹭高眠芳草洲,鳜鲈纷入渔人网。
一声断雁凉飙来,十里平畴皎月上。
瀛海湖生腾碧涛,阴崖木落振清响。
乱流驾浪时张帆,避石穿桥力荡桨。
浮白欢呼拚醉归,棹歌互答惬心赏。
请君莫羡三岛游,老我今为五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