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农人语,莺花未足怜。
夕阳牛背笛,春雨郭东田。
政简官如水,时丰俗自便。
村村鸣社鼓,欢喜说今年。
闻得农人语,莺花未足怜。
夕阳牛背笛,春雨郭东田。
政简官如水,时丰俗自便。
村村鸣社鼓,欢喜说今年。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的生活场景和淳朴民风。
首句“闻得农人语,莺花未足怜”,开篇即以农人的对话引入,暗示了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农事的宝贵与重要性。
接着,“夕阳牛背笛,春雨郭东田”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牧童吹笛,牛群归家,春雨滋润农田的画面,充满了田园诗的韵味,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政简官如水,时丰俗自便”则进一步揭示了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社会安定的景象,百姓生活自在,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最后,“村村鸣社鼓,欢喜说今年”两句,通过庆祝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村民们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丰收年的期待与感激,整个画面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民的幸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明朝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陈侯髯似缘坡竹,解扣单衣微露腹。
手持茗碗石上坐,野气萧然在双目。
案上一行没字书,略陈数器无不足。
浓阴大叶动凉吹,六本高梧立青玉。
双童不过十馀岁,能取长罂汲山渌。
是桐身本清净相,得水更如雨新沐。
画中可是水绘园,词笔应安数茅屋。
三百年中馀此卷,文人好事争题轴。
便作迦陵掌故图,西京朝野凄凉局。
长安钝宧贫过我,典衣直当文姬赎。
还与陈髯作主人,陆沉天地巢民哭。
宣统二年祭灶日,眼底桐阴半窗绿。
题诗一阕质髯兮,擪笛应翻紫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