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刹古冈南,孤钟撼夕岚。
客闲明月阁,僧闭白云庵。
野鹤立枯蘖,天龙吟净潭。
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
一刹古冈南,孤钟撼夕岚。
客闲明月阁,僧闭白云庵。
野鹤立枯蘖,天龙吟净潭。
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山居生活图景。"一刹古冈南,孤钟撼夕岚",设定了背景:在远古的山冈之南,有一口孤独的钟声响彻晚霞中的山峦。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孤钟与夕岚),营造出一种空旷幽深的意境。
接着,“客闲明月阁,僧闭白云庵”展现了诗人和僧人的不同选择。"客闲"暗示着诗人在这宁静之地游历,而"僧闭白云庵"则是佛教修行者选择的封闭与超脱。这两句通过对比两种生活方式,强化了诗中“超然物外”的主题。
第三、四句,“野鹤立枯蘖,天龙吟净潭”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神秘。"野鹤"和"天龙"都是自然界中的精灵,分别在干枯的芦苇中站立,在清澈的水潭中歌唱,这两句诗塑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最后,“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这宁静的山居生活,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因知"意味着由此而知,而"不生理"则是说对现实世界的纷扰无动于衷,最后的"合自此中探"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之地寻找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不同生活选择的比较,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主题。
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
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
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
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醉还醒,时起舞,念吾乡。
江山尔尔,回首千载几兴亡。
一笑书生事业,谁信管城居士,不换碧油幢。
好在中冷水,击楫奏伊凉。
喜秋回霁宇,倩凉露、洗炎飙。
被鹊误仙盟,经年恨阻,银汉迢迢。
牛闲更停弄杼,趁佳期、华幄傍星桥。
授玉鸾鶱雾霭,赠绡龙戏花娇。欢娱回首是明朝。
未别已魂销。想翠轭珠轮,归途望断,斗转斜杓。
人间易离易遇,尽胜如、天上各云霄。
携去一梳水月,巧楼犹醉笙箫。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
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
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
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
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
林间即是长生路,一笑元非捷径。深更静。
待散发吹箫,跨鹤天风冷。凭高露饮。
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
月仄金盆,江萦罗带,凉飙天际。
摩诘丹青,营丘平远,一望穷千里。
白鸥盟在,黄粱梦破,投老此心如水。
耿无眠、披衣顾影,乍闻绕阶络纬。
百年倦客,三生习气,今古到头谁是。
夜色苍茫,浮云灭没,举世方熟寐。
谁人著眼,放神八极,逸想寄尘寰外。
独凭栏、鸡鸣日上,海山雾起。
令月开真馆,宸游薄太霄。
躬行原庙礼,更作蕊宫朝。
宝扇森排羽,仙轮恍御飙。
霞觞浮桂液,琼馔荐芝苗。
日霁楼先晓,天深树不凋。
繁禧将浩劫,世世会杨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