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
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
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
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
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自在人生的态度。诗中的“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表达了对那些认为贫穷之人就没有道德或能力改变世界观点的反驳,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力量。“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一种满足和自信,即只要自己拥有正确的看法,就能在平静的生活中享受到一切美好。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透露出苏轼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后世的讨论和争鸣。紧接着,“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则显示了他对于不同学派之间争斗持有超然态度,不愿介入其中。
整首诗通过苏轼特有的洒脱与自信,展现了他对人生、文学和哲学的深刻见解。
一派平林阔。骑森森、银枪玉帐,了非英物。
身世芒鞋太辛苦,晚踏战场深雪。
刁斗外、群鸦啼绝。
宛转桑乾留不住,喜行山、北去环宫阙。
飞动意,待君发。菱花碧浸星星发。
买凉州、葡萄百斛,宝筝初歇。
闲坐秤量眼中客,谁似龙蛇灭没。
凭浪语、古人三窟。
盾墨磨残征袖冷,少黄金、铸就封侯骨。
心万里,对秋月。
小幔笼香,短墙围玉,认得元龙庭院。
兽炭排寒,虫编曲映日,都将尘世偷换。
看屋里,青山好,烟城已天半。寻诗伴。
捲葱末、漉酒浇饼,酣适甚、花底似闻莺管。
淡泞客心长,总列殊、飞絮春软。
恣劈红笺,选琼瑶、随风宛转。
愿江南且住,曳杖柳阴频见。
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
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
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悠悠。
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
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
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