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休复之京师》
《送僧休复之京师》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金锡指归鸿,田衣猎晓风。

春江片席远,松月一房空。

新句别离后,旧山魂梦中。

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xiūzhījīngshī
sòng / lín

jīnzhǐguī鸿hóngtiánlièxiǎofēng

chūnjiāngpiànyuǎnsōngyuèfángkōng

xīnbiéhòujiùshānhúnmèngzhōng

dàojīngdāngxiùguǎnjìnmínggōng

翻译
金锡制成的信物指向归雁,农夫穿着粗布衣在晨风中狩猎。
春天的江面上,一片竹席承载着遥远的行程,松月之下,房间显得空荡荡。
分别后的新诗,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梦中常常回到那座旧山。
抵达京城后,我将带着书信拜见高官,那里都是知名的大人物。
注释
金锡:用金锡制作的信物。
归鸿:归雁,比喻传递书信的人。
田衣:农夫的粗布衣服。
晓风:清晨的风。
春江:春天的江面。
片席:一片竹席。
松月:松树与明月,营造寂静的氛围。
一房空:房间空无一人。
新句:新创作的诗句。
别离:分离,告别。
旧山:故乡的山。
魂梦中:在梦中。
袖刺:袖中的书信,古代的一种信物。
馆阁:朝廷的官署或学府。
尽:全部都是。
名公:有名望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送僧休复之京师》。诗中以金锡和归鸿为意象,描绘了僧人休复即将离开的场景,暗示他像鸿雁一样远行,寄托着对他的祝福和对分别的留恋。"田衣猎晓风"则描绘了清晨的田野与微风,为送别增添了清新之意。

"春江片席远"进一步渲染了旅程的遥远,而"松月一房空"则寓言僧人的孤寂,暗示他在旅途中的清修生活。诗人表达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即使在别离之后,依然会在梦中回到旧日的山川。

最后两句"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预祝休复在京师能有所作为,结识众多名流,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鼓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僧人前程的关切。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其四

尘中自适能无我,方外相知喜有君。

静看古今搔首处,五湖风月万山云。

(0)

西归亭

衣法传来几度春,少林堂上悄无闻。

两忘养就空兼色,独步西归一片云。

(0)

寄懒散子·其二

非真非妄惬谁看,万物轮中岁自寒。

玉液净生仙况味,天香清惹道衣冠。

(0)

长乐閒赋·其七

旁统七州连帅府,中分三壤属僧家。

荔枝独作闽山秀,宜与龙团一处誇。

(0)

送陈子真·其一

木笏青衫便染尘,久思风骨始知真。

有无悟道何妨仕,俯仰趋时只为贫。

静向画图看五骥,急来华省侍双亲。

茶园送客诗犹在,空恨芳樽失故人。

(0)

寄题溪堂

华堂深在翠微间,潋滟波光照客颜。

归隐输君尘外乐,留题偷我日边閒。

心忘机后鸥相识,日落山时鹤自还。

小艇得鱼无事了,歌声移向荻花湾。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