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答黄汝弘山中见寄》表达了诗人宦游生涯中的复杂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家乡的眷恋,早年就有归隐之意。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种菊、授徒,显示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更看重的是个人修养与学问,而非世俗的权位。“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则表达了出人意料地被提拔入仕,但诗人却选择远离尘世,追求仙道的生活。“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借典故表达对清贫生活的安然态度,以及对仙人般自由生活的向往。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回忆朋友的馈赠,表达感激之情,同时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广阔的画面,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但共享同一轮明月,情感相通。
最后,“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预告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去曹溪(佛教圣地)寻找禅意,再到幽岩寻觅桂花,寓意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自然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归隐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取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清阴荡暄浊,飞雨入阶廊。
瞻空乱无绪,望霤耿成行。
交枝含晓润,杂叶带新光。
浮芥离还聚,沿沤灭复张。
浴禽飘落毳,风荇散馀香。
璚绡挂绣幕,象簟列华床。
侍童拂羽扇,厨人奉滥浆。
寄言楚台客,雄风讵独凉。
光光国宝,曰瑜曰瑾。济济清朝,曰髦曰俊。
瑜瑾既琢,有温其润。髦俊既集,芳风其振。
显允荀生,天挺厥真。沈识胁敏,温粹淑仁。
初应宰命,徽音惟新。遂假蒲密,简在至神。
时惟惠后,黎人攸绥。乃授明德,赋政近畿。
戢翼太清,翻然凤飞。寻此遐跃,曜彼远晖。
昔在豹产,显名当时。及尔祖公,播声于兹。
赫赫显名,在尔扬之。穆穆播声,在尔光之。
孰谓玉宝,匪我所珍。孰谓言轻,乃重千钧。
勉树惠化,敬乃厥身。引领南望,望子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