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琅邪三十二咏·其十一琅邪山》
《琅邪三十二咏·其十一琅邪山》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晋王曾此隐,释子住何年。

泉石无今古,图经有后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琅邪山的历史与自然之美,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共存。

首句“晋王曾此隐”,点明了琅邪山曾是古代王侯隐居之地,暗示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晋王在此隐居,或许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也可能是为了避世修行,追求精神的升华。这一句不仅提到了琅邪山的历史人物,也预示了接下来诗句中将要展现的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次句“释子住何年”,将话题转向了佛教徒在琅邪山的居住历史。释子,即指僧人或佛教徒,他们可能在此修行、讲经,或是寻求内心的平静。这一句与上一句形成对比,从王侯的隐居转而关注到僧侣的生活,进一步丰富了琅邪山的文化内涵。

接着,“泉石无今古”,强调了琅邪山的自然景观不受时间限制,泉水和岩石自古至今都保持着它们原始的美丽与力量。这句话通过“无今古”三个字,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的恒久魅力。

最后,“图经有后先”,指出琅邪山的历史记录和文化传承。图经在这里指的是记载山川地理、历史故事的书籍或地图。这句话表明,琅邪山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这些记录和传承使得琅邪山成为了一个研究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宝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琅邪山历史人物的追忆、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文化传承的提及,展现了琅邪山作为一处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独特之地的魅力。它不仅赞美了琅邪山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表达。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王氏款竹亭

夏虫不知冰,朝菌不见月。

吹息天地间,随分了寒热。

谁为款岁晚,久久媲清节。

君家小令君,千金僦别业。

不殊山阴宅,孙子今几叶。

胜取三百廛,共坐六十劫。

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

重来得更仆,千偈不须说。

(0)

送吴道明推官并问赵庄叔何公礼兄弟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适归未得,此别那不思。

高才府从事,芙蕖映清池。

堂堂万卷书,乐此簿领卑。

公退得绕膝,戏綵笑脱颐。

山路宿雨乾,篱落黄橘垂。

归鞍三百里,处处吟酒旗。

赵子与南阳,衡门各栖迟。

下马恐问及,说与黄梅期。

尚念鸿雁行,冷落秋风吹。

(0)

题白塔古迹二首·其一

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

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

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

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

(0)

送嘉仲兄赴永康宰

我兄如琼林,皎皎尘滓外。

不从门地初,便许人物最。

裁诗陶谢流,射策晁董辈。

欬唾落人间,一一珠无颣。

群居款名理,澡雪赖箴诲。

坐我琅玕林,清风长十倍。

谁令困小官,寸进而尺退。

前年宰荥泽,与古能吏配。

兹入山水国,牛刀钦益淬。

稳借一帆风,开涛上鲸背。

独怜藐然孤,厌逐儿童队。

梦想在东南,浮云寄心会。

定不俟瓜及,归奉明光对。

犹当念奇穷,寂寞将把耒。

(0)

钓台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兴。

持竿聊尔尔,至乐在游泳。

故人已龙飞,旌车远来聘。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

人生各有愿,可不安吾分。

是在易之乾,曰遁世无闷。

至今堂前竹,苍翠有馀润。

我行出祠下,敬谒仰胜韵。

愧负营口腹,驰驱违本性。

言归不敢迟,卖剑买鱼艇。

(0)

简王夏卿侍郎

下村正与辋川同,只恐桃源有路通。

山色直侵书幌里,花香尽泛酒杯中。

使君已致随车雨,丞相方来拔木风。

照席侍郎真玉树,慨然怜我坐诗穷。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