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梅花相并枝,月明还见影参差。
撚梅细比新诗看,酷似梅花太瘦时。
竹与梅花相并枝,月明还见影参差。
撚梅细比新诗看,酷似梅花太瘦时。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与梅花相互依偎的画面,月光下它们的影子交错,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生动的景象。诗人拿起梅花,仔细地与自己的新诗相比照,发现梅花在诗中显得有些清瘦,这恰好呼应了现实中梅花的姿态。整首诗通过竹梅并立和诗中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细腻观察。诗中的“酷似”二字,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瘦削美感的认同,也暗示了他个人审美趣味的倾向。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共鸣的小诗。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里,凤帏深几许?
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转清商。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夜色澄明。
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
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
醉眼重醒。
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
细语轻盈。
侭银台、挂蜡潜听。
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
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
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
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