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宿醉还醒,不断矮檐残滴。砚云香浅,漾荧釭影壁。

西崦俊赏,误了吟边游屐。轻寒犹锁,早梅消息。

浪泊经年,向春风、泪暗裛。雁鳞空寄,阻蓝桥烟驿。

芳菲梦阑,待舣江湖归楫。当时鸥侣,哂人头白。

(0)
鉴赏

这首诗以清末近现代初的词风,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画面。"宿醉还醒,不断矮檐残滴",诗人似乎在一夜宿醉后醒来,耳边尚能听到屋檐上残留的雨滴声,透露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情绪。

"砚云香浅,漾荧釭影壁",进一步描绘了室内景象,砚台上的墨香淡雅,烛光摇曳在墙壁上映照出微弱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西崦俊赏,误了吟边游屐",诗人回忆起往昔在西山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却因未能继续游历而感到遗憾。"轻寒犹锁,早梅消息",冬日的寒意尚未消散,早梅的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却也勾起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伤。

"浪泊经年,向春风、泪暗裛",诗人感叹自己长久以来的漂泊生涯,面对春风,只能悄悄地流下泪水。"雁鳞空寄,阻蓝桥烟驿",借雁南飞寄托思念,但被蓝桥烟雾所阻,表达了无法传递心声的无奈。

最后两句"芳菲梦阑,待舣江湖归楫",诗人期待春花烂漫的梦境结束,希望能早日结束漂泊,回到故乡。"当时鸥侣,哂人头白",以鸥鸟为友的过去,对比如今的白发苍苍,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传言玉女》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述怀

一春夜客傍江村,日日伤春只断魂。

又见海棠飞燕子,不堪芳草怨王孙。

清閒幕府无公案,落魄形骸付酒樽。

依旧虎丘山上月,多情照我白纷纷。

(0)

次韵赠本兰亭上人

庭前手植娑罗树,树下频翻竺国书。

失鹿不知秦二世,葬鱼那问楚三闾。

园收柿叶皆新纸,林养松花当宿储。

十里双溪春水绿,浮杯时复访樵渔。

(0)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其二

一幅春云巧似裁,隔湖飞过碧山来。

野桥小立题诗处,夹竹桃花烂熳开。

(0)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其一

幽寻度香径,遐思倚琴台。

乌喙尝胆日,雉妖捧心来。

春风煽天艳,灭国轻于埃。

(0)

刺促行次履道韵

刺促何刺促,江上秋风破茅屋。谁怜杜少陵?

长歌之哀甚于哭。

故山可望不可归,髑髅台高春草绿。

浮云滓日竟谁洗?烈火连天势难扑。

三农不复把锄犁,风雨荷戈城上宿。

于戏人生有子作征夫,不如返哺林间乌。

(0)

画梅便面

嫦娥深住广寒宫,不许人间信息通。

秋来折尽婆娑桂,偷得寒香在月中。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