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溪至新田四首·其二》
《小溪至新田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只爱孤峰惹寸云,忽惊头上雨翻盆。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0)
翻译
我只喜爱那孤独的山峰,吸引着少许浮云。
忽然间,头顶上倾盆大雨落下让我吃惊。
注释
孤峰:单独的山峰。
惹:吸引。
寸云:少许浮云。
忽惊:突然惊觉。
雨翻盆:倾盆大雨。
北来南去:来来往往(指行人频繁经过)。
缘何事:为何事。
路上:道路上。
屐子痕:木屐留下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小溪至新田四首·其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山行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诗句。

"只爱孤峰惹寸云,忽惊头上雨翻盆。"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峻孤立之峰的喜爱,以及那份突然而至、如同天降般的雨水带来的惊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寸云"暗示了峰顶之上的云雾轻薄,而"雨翻盆"则形象地展示了大雨倾盆的壮观。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行走于山野之间,对过往足迹的思考和感慨。"北来南去"表明了诗人的不定方向,而"缘何事"则是一个开放性的提问,让读者联想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追寻或是逃避。而最后一句"路上君看屐子痕",则是对过去旅途中留下的足迹的点滴回忆,这些足迹仿佛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轨迹。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官垱鬼哭行

碧燐荧荧照原野,酸风夕起官垱下。

土囊哆□狸狗吹,腥尘扑地如奔马。

杜宇春魂招不得,训狐有血宁堪洒。

乘除积劫运固然,借问啁啾胡为者。

忆自刘石洗戈鋋,沮漳生聚且百年。

神宗垂拱久临御,烽埃不动茅檐前。

南关女真沸辽海,欃枪北划稽胡天。

援兵糜饷日围竭,坐令万姓相烹煎。

关西寇盗不满百,厥初半是溃逃卒。

弯弓内儗力有馀,才向奴锋心胆怵。

圣朝恢复往代殊,偾辕失律忧师出。

何事辽东浪死歌,逋租避役争倡率。

偏袒一呼千万群,揭竿已是貔貅军。

张角天公三十六,尤来铜马遥相闻。

两河三晋尽注镝,龙蛇起陆扬妖氛。

气吞城邑势破竹,平驱骡马如风云。

繇来捕讨多朒缩,一任鸱张而鸷伏。

歼渠宥协炳日星,今乃背之为抚局。

逍遥岁月老吾师,脱巾庚癸方追逐。

五丁石栈为寇开,假以翼飞因择肉。

虎冠驱众助暴横,吴头楚尾悉弄兵。

云梦之间泽量骨,渠血遂与沧浪平。

金钱钜万远调募,骄称蹑贼以为名。

村囤洗刷无居人,人寻残骼皆吞声。

汛扫程功徒锲急,封章讵许誇零级。

鲸鲵谁知京观恩,不辜横草相波及。

十秋过者指盗丘,閟有精灵难啜泣。

杜回混寇更混兵,伯有何归复何立。

似兹兵寇总为殃,楚些无能慰国殇。

瞑去分身还四大,且须戴首诉云阊。

(0)

息壤祠

宛忆星宫在紫微,玉苔霞駮六铢衣。

何人盗与湮洪水,锁着空亭不放飞。

(0)

病起偶述四首·其三

荀令于人别有香,休誇鸡舌侍中郎。

赋成泽国夫容色,书报江南橘柚黄。

紫盖辗春双白鹿,青溪捋雨几仙羊。

似逢山鬼揶揄甚,转觉云阊道路长。

(0)

瑞芝篇为何赞侯

山中芝菌如姜芥,茹芝之人紫霞外。

蓬瀛弱水浅复浅,桂父木客日相对。

荷锄种玉忘春秋,菊月兰风岂堪刈。

亭亭五色流云香,合跗交柯结金瀣。

明河濯锦低咫尺,下拂霓旌羽葆盖。

荚蓂错落玄赪开,岳峰已小莲房大。

向来真劫閟精灵,烧砂煮石迷光怪。

卉童只合护南漪,莫撷人间杂萧艾。

(0)

答韩寅仲明府·其一

廿年推毂愧名流,千里追锋忆旧游。

避世总忘秦岁月,畏人偏著晋阳秋。

苦无丹粒随仙令,剩有诗篇寄隐侯。

欲报罗浮双彩翼,相传八咏尚登楼。

(0)

题韩孟郁禺东小筑

幽人多远思,傍郭剪茅茨。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

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

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