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多远思,傍郭剪茅茨。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
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
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
幽人多远思,傍郭剪茅茨。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
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
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郊外建造的小屋周围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幽人多远思”,点出隐士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深远的思考。接着,“傍郭剪茅茨”描绘了隐士在城郊亲手搭建茅屋的情景,展现了其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两句,通过鸾凤的鸣叫和鹿麋在苔痕上漫步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接下来,“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则以春日池水的碧绿和透过窗户的白云,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表达了隐士珍视内心的宝藏,即知识与智慧,并希望这些珍贵的东西能被经过的芳径所知晓,寓意着他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虽隐于山林,却能影响和启迪他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高远境界。
野晴欣出郭,幽探入萝烟。
诸洞虚分白,三岩势欲悬。
晴云长结雨,寒石暗通泉。
爱此深冬草,青青池水边。
君不见陶公饮酒负奇气,平生下笔五千字。
不肯上书干明主,安能束带见小吏。
归来不愿千顷田,但须囊中有酒钱。
男儿委身事权贵,摧眉折腰诚可怜。
朱君雄豪气如虎,风期直与陶公伍。
青袍银带不复视,壮年弃官如弃土。
雅性好酒兼好文,眼中富贵岂足论。
五花换酒召宾客,千金买书遗子孙。
人生百岁终萧索,如子从容胡不乐。
未似原生少宿储,却比苏家多负郭。
长安陌上久离群,子亦还山卧白云。
南岩桂树花自发,岁晚相看一望君。
轩冕兮巍峨,公之进兮,群龙委蛇。
公今何所兮,南山岧峣。谁与公兮,逍遥。
南山何有兮,其云油油。出覆四海兮,归抱一丘。
公朝攀兮,暮与游。徜徉宇内兮,复安求。
绿桂兮丹阿,公游兮酒歌。
幅巾兮鹭羽,婆娑兮公舞。寿且康兮,慰我民望兮。
喜年方耳顺,何遽尔赋归田。
想十载红尘,题舆佐岳,连宵清梦,先到林泉。
抽身急流而退,任攀辕无计可留延。
万里蓬瀛身近,一州父老情牵。故园松菊正依然。
晚景乐无边。
看满载图书,芸霏别舸,倾城冠盖,云拥离筵。
酌杯起、为公寿,问几人舒卷似公贤。
海上耆英会启,日边循吏名传。
傅说本是天上星,摄行相事奉青驾。
老成端谅帝所选,韦贤李绩德不亚。
譬为舟楫济川用,譬为绳墨梓乃架。
表仪鹤苑统仙班,秖讲麟经旷清假。
左氏文章费纸传,温公肖貌令人画。
洞天开府住有家,度索蟠桃觅无价。
记栽日月降甫申,看到云霞接嵩华。
三千结实岁何长,万核裹泥生不罢。
其人如玉寿如桃,八百老彭何足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