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矗遥峰插翠簪,策将羸马过城阴。
青篘白饭逢新主,彩笔花笺续旧吟。
风细涧声清漱玉,日斜林影淡摇金。
空庭伫立生山思,一径无人草自深。
矗矗遥峰插翠簪,策将羸马过城阴。
青篘白饭逢新主,彩笔花笺续旧吟。
风细涧声清漱玉,日斜林影淡摇金。
空庭伫立生山思,一径无人草自深。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昌平寓馆再用簪字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矗矗遥峰插翠簪”,以生动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峰比作插在青翠发髻上的簪子,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秀美和高耸。接下来,“策将羸马过城阴”描绘了诗人骑着瘦弱的马匹穿行于城郊阴凉之地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
“青篘白饭逢新主,彩笔花笺续旧吟”两句,诗人借青酒、白饭和文房四宝,表达了对新主人的热情接纳,以及继续创作的意愿,体现了文人的雅趣与坚韧。接着,“风细涧声清漱玉,日斜林影淡摇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吹过山涧,声音如玉液漱口般清脆,夕阳下树林的光影斑驳,犹如金色轻轻摇曳,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环境。
最后两句“空庭伫立生山思,一径无人草自深”,诗人独自站在空荡的庭院中,思绪飘向远方的山川,小径上无人迹,只有草木深深,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深沉的思考。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寓居他乡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慨。
废绿生波,残红辞树,九陌尘荒日晏。
月影秋千,隔邻墙谁见。
费惆怅、似说星辰昨夜何许,雨叶风灯相乱。
悄对重门,想桃花人面。记珠帘、画烛深深院。
如渑酒、翠袖殷勤劝。燕燕几度飞归,把双眉都展。
甚开奁、顿觉吴霜满。笼鹦地、画出离鸾怨。
忍更听、却手琵琶,湿青衫一片。
拂水乱萤,排空层雉,南谯初动严鼓。
泪珠抛未忍,点点菰浦雨。宫墙旧曾傍处。
听霓裳、又翻新谱。
雾影香飘,月华灯替,弹指几今古。层宵回,多风露。
想高蝉渐老,寒噤无语。百年乔木在,望极浮云暮。
从头记起开天事,问零落、宫花谁主。莲薏苦。
西风外、残红解舞。
晚烟直。一缕轻痕界碧。
斜阳外、无数远帆,蹴起层波漾离色。栖栖向瘴国。
谁识。行吟剩客。
清樽对、豪气半消,霜匣故鸣剑三尺。从头话萍迹。
记雨夜联床,沤梦分席。疏狂间乞歌姬食。
偏幕燕愁重,露蝉魂警,飞鸢惊堕背汉驿。
望云黯南北。恻恻。怨怀积。便说与相思,花外音寂。
成连海上清何极。料曲奏流水,泪飘蛮笛。
西风催遍,醉又醒,断漏滴。
年光如此,任江湖冷落,古风今雨。
渺渺离怀忘不得,多少天涯萍聚。
一碧苔痕,双红豆子,草绿长亭路。
窗前昨夜,梅花迟尔为主。
客有对此茫茫,飘鸾泊凤,浩荡闲鸥语。
修竹吾庐何处是,大抵浮生逆旅。
孤岫团云,寒空散雪,旧梦都兰絮。
题襟重忆,相思他日延伫。
孤舟冻月。记握手路歧,无限凄咽。
弹指和风暑雨,又逢秋节。
清江百里蘋香路,冷濛濛、荻花如雪。
暮霏斜景,城楼独上,黯然愁绝。奈望里、天低雁没。
有兰室书窗,羁榻曾设。六载贫交管鲍,那禁疏阙。
茶烟小舫寻山去,更何人、醉歌同发。
约君须待,金英紫蟹,旧游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