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家风,云摩霁空。露月夜爽,天水秋同。
人传眉目好,我道骨头穷。
华须凝粉蜂房蜜,桂毂流魂犀角通。
默默家风,云摩霁空。露月夜爽,天水秋同。
人传眉目好,我道骨头穷。
华须凝粉蜂房蜜,桂毂流魂犀角通。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其十二)》。诗中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家庭氛围,"默默家风"四字传达出家教的内敛与质朴。"云摩霁空"则以云彩轻拂晴空比喻家庭精神的高洁。"露月夜爽"和"天水秋同"进一步渲染了清冷宁静的秋夜景象,暗示禅修者内心的澄明。
诗人接着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物外在与内在的评价。"人传眉目好"赞美了禅人的容貌出众,但紧接着"我道骨头穷"却揭示出诗人更看重的是禅人内心的贫瘠,即去除一切世俗欲望后的清贫。这里"骨头穷"并非贬义,而是指精神上的富足。
最后两句"华须凝粉蜂房蜜,桂毂流魂犀角通"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禅人的胡须比作凝聚着蜂蜜的蜂房,象征智慧的积累;"桂毂流魂犀角通"则形容禅人的心灵如犀角般透明,直达本真。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美禅人外在形象又揭示其内在修为的诗,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外兼修的境界。
今日好天气,清晨雪云开。
东风如故人,适我平生怀。
忽见南来燕,孤雌与雄乖。
暮归主人堂,梁间已双栖。
巢倾覆其子,又补新巢泥。
翩翩随阳雁,幽贞苦难谐。
江湖偶相失,咫尺云路迷。
哀哀霜雪际,独向胡天回。
大宛山下汗血驹,麟鬐凤臆龙头颅。
黑花细洒云满躯,倜傥不与驽骀俱。
黄金络头老京都,注目落日思长途。
圉人仗箠不敢驱,似听马语方踟蹰。
呜呼龙媒已矣夫,林鸟恨对长风呼。
谁能写照开新图,杨子妙笔非临摹。
愿君著意收画厨,风雨变化防须臾。
乃翁丞辖翼帝车,月旦人物评锱铢。
亍金但赏骏骨枯,世上良马无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