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枕西风怯夜寒。颤豆灯危,吟纸窗乾。
萧萧落叶满长安。马影鸡声,几个人閒。
梦里乡关屏上山。咫尺天涯,杜宇声残。
夕阳无语下阑干。雁字云笺。尽写愁难。
欺枕西风怯夜寒。颤豆灯危,吟纸窗乾。
萧萧落叶满长安。马影鸡声,几个人閒。
梦里乡关屏上山。咫尺天涯,杜宇声残。
夕阳无语下阑干。雁字云笺。尽写愁难。
这首《一剪梅》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的凄凉与思乡之情。
首句“欺枕西风怯夜寒”,开篇即渲染出秋夜的寒冷与孤独,西风拂过,似乎连枕头也感受到了寒意,不敢安眠。接下来“颤豆灯危,吟纸窗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冷寂,灯光摇曳,纸窗干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紧接着“萧萧落叶满长安”,长安城中,秋风吹落的叶子铺满了街道,更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马影鸡声,几个人閒”则通过马蹄声和鸡鸣声,反衬出深夜的宁静与人烟稀少,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推向高潮。而“梦里乡关屏上山,咫尺天涯,杜宇声残”几句,诗人借助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即使距离故乡只有一屏之隔,却仿佛远在天边,杜鹃鸟的哀鸣更是加重了这份思乡之情。
最后,“夕阳无语下阑干,雁字云笺,尽写愁难”收尾,夕阳无声地落下,雁字横空,诗人将心中的愁绪寄托于云笺之上,试图用文字排解内心的忧伤。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