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顿有亭前树,移向江南选佛场。
应是梨桃非伴侣,不随春信入河阳。
王家顿有亭前树,移向江南选佛场。
应是梨桃非伴侣,不随春信入河阳。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江南佛场的独特景致,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梅花独立高洁的品格。首句“王家顿有亭前树”以“顿”字强调了变化之快,仿佛一夜之间,亭前的树木已不再是往日的模样。接着,“移向江南选佛场”则暗示梅花被移植到了一个神圣而宁静的地方,与佛场的氛围相得益彰。
“应是梨桃非伴侣,不随春信入河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诗人通过将梅花与梨花、桃花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性——它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的春花为伍,而是坚守自己的季节和品格。这里的“河阳”可能象征着繁华之地,而梅花选择在佛场绽放,更显其超凡脱俗,不为尘世所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
华池浸皓月,高下共清莹。
烱如长明灯,飞入大圆镜。
又疑铅汞炉,伏火发宵映。
层轩问九秋,万象出昏暝。
月米池色动,月去池色定。
窥临足游适,玩味见心性。
珍重无生侣,于焉托清净。
宴坐六尘空,百魔从律令。
秋天泬漻兮百草黄。蟪蛄悲吟兮朝荣有芳。
屣履起兮独彷徨。心悠悠兮怀故乡。
原有粟兮隰有禾。桂花红兮兰紫芽。
凉风动兮松柏馨。流潦落兮水泉清。
蔬可茹兮秫可酒。集乡里兮会亲友。
坐白石兮荫苍筠。玩明月兮思古人。
鱼韪渊兮狐首丘。终余生兮安所求。
庄周论绝迹,未若无行地。
今知行地难,凌空乃甚易。
习闻气犹水,浮物水不啻。
仰观虽迅疾,閒暇得下视。
山川掌中文,嗟此人间世。
夕阳在我侧,碧落故无际。
迟迟吾行尔,父母国可至。
斯人聊同群,讵作飞鸟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