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清.春夜闻雁》
《宣清.春夜闻雁》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宣清   押[药]韵

春夜红蕤枕,怪宾鸿月底,哀鸣如昨。

惹青衫泪甚时乾,引红闺睡何曾著。

记得当初,楚天烟水,碧湘楼阁。

搀玉轸,和金徽,自分西风冷落。

一霎年光,又逢春社,万里乡心作。

忆淼淼萧关,茫茫沙漠。故园归欤行乐。

花柳江南,尽让他、莺啼燕掠。

(0)
鉴赏

这首《宣清·春夜闻雁》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夜中闻雁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思乡之情与淡淡的哀愁。

词的开篇“春夜红蕤枕”,以“红蕤”形容枕头的色泽,渲染出春夜的静谧与温馨,然而接下来的“怪宾鸿月底,哀鸣如昨”却将读者引入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月下的鸿雁哀鸣,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触动人心。

“惹青衫泪甚时乾,引红闺睡何曾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青衫之泪难以拭干,红闺之梦被哀鸣打断,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着,“记得当初,楚天烟水,碧湘楼阁。”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楚地的烟波浩渺,碧水环绕的楼阁,这些画面与当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词的意境深度。

“搀玉轸,和金徽,自分西风冷落。”这里使用了乐器的比喻,玉轸和金徽分别代表琴的弦轴和装饰,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冷落,仿佛在西风中独自弹奏,无人倾听。

“一霎年光,又逢春社,万里乡心作。”时间匆匆流逝,又到了春社的日子,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渴望回到万里之外的故乡。接下来的“忆淼淼萧关,茫茫沙漠。”通过描述边塞的辽阔与荒凉,进一步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故园归欤行乐。花柳江南,尽让他、莺啼燕掠。”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期待,希望能在江南的花柳之间,与莺啼燕掠共享欢乐,寄托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春夜闻雁所引发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深藏于心底的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杂咏十首·其三

毒龙受人制,猛虎受人擒。

智勇俱无用,蛀虫暗生心。

(0)

橹舟抵苏阊

垂柳沈沈笼暮烟,秋塘水滑橹声圆。

长帆遇逆风欺客,启舱生凉月浸船。

绀宇疏钟残雨夜,酒楼高烛拱星天。

金阊不记几回宿,挟友求书未隔年。

(0)

旷庐遣兴·其三

嚼过黄梅与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尝。

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

老冉冉来情自短,事循循叙梦何长。

果谁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犹奉瓣香。

(0)

新柳四首·其三

絮语缠绵两意同,忍教萍迹忽西东。

只今牢繫长堤马,从此无烦远塞鸿。

绿意满前风似箭,黄昏有约月如弓。

千条万绪横塘路,牵惹桃花别样红。

(0)

赠庞郦亭先生二首·其一

卅年清德畏人知,投绂归来两鬓丝。

犀首岂为无事饮,虎头终属有才痴。

笑谈枕石宜佳客,点缀虞山要好诗。

世乱莫嫌竹乐晚,春风杖履步迟迟。

(0)

北门竹枝词十首·其七

女娃亦爱北门游,山轿纷纷过不休。

兴福回来孙祠歇,衣香更胜木樨珠。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