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红蕤枕,怪宾鸿月底,哀鸣如昨。
惹青衫泪甚时乾,引红闺睡何曾著。
记得当初,楚天烟水,碧湘楼阁。
搀玉轸,和金徽,自分西风冷落。
一霎年光,又逢春社,万里乡心作。
忆淼淼萧关,茫茫沙漠。故园归欤行乐。
花柳江南,尽让他、莺啼燕掠。
春夜红蕤枕,怪宾鸿月底,哀鸣如昨。
惹青衫泪甚时乾,引红闺睡何曾著。
记得当初,楚天烟水,碧湘楼阁。
搀玉轸,和金徽,自分西风冷落。
一霎年光,又逢春社,万里乡心作。
忆淼淼萧关,茫茫沙漠。故园归欤行乐。
花柳江南,尽让他、莺啼燕掠。
这首《宣清·春夜闻雁》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夜中闻雁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思乡之情与淡淡的哀愁。
词的开篇“春夜红蕤枕”,以“红蕤”形容枕头的色泽,渲染出春夜的静谧与温馨,然而接下来的“怪宾鸿月底,哀鸣如昨”却将读者引入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月下的鸿雁哀鸣,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触动人心。
“惹青衫泪甚时乾,引红闺睡何曾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青衫之泪难以拭干,红闺之梦被哀鸣打断,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着,“记得当初,楚天烟水,碧湘楼阁。”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楚地的烟波浩渺,碧水环绕的楼阁,这些画面与当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词的意境深度。
“搀玉轸,和金徽,自分西风冷落。”这里使用了乐器的比喻,玉轸和金徽分别代表琴的弦轴和装饰,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冷落,仿佛在西风中独自弹奏,无人倾听。
“一霎年光,又逢春社,万里乡心作。”时间匆匆流逝,又到了春社的日子,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渴望回到万里之外的故乡。接下来的“忆淼淼萧关,茫茫沙漠。”通过描述边塞的辽阔与荒凉,进一步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故园归欤行乐。花柳江南,尽让他、莺啼燕掠。”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期待,希望能在江南的花柳之间,与莺啼燕掠共享欢乐,寄托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春夜闻雁所引发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深藏于心底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