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道士碧潭》
《题道士碧潭》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幽人何处倚渔竿,百顷清潭浸碧寒。

不动一波疑水定,中涵万象觉天宽。

山将螺髻堆铜镜,月借玻瓈现玉盘。

莫作窈深无底看,是间应有卧龙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shìtán
sòng / yáomiǎn

yōurénchù竿gānbǎiqǐngqīngtánjìnhán

dòngshuǐdìngzhōnghánwànxiàngjuétiānkuān

shānjiāngluóduītóngjìngyuèjièxiànpán

zuòyǎoshēnkànshìjiānyìngyǒulóngpán

翻译
隐士在何处独自倚着钓鱼竿,百顷清澈的潭水映照着寒冷的碧色。
湖面平静如镜,不泛起一丝波纹,仿佛水面静止不动,从中能感受到天地的广阔无边。
山峦像螺髻般层层叠叠,倒映在铜镜般的湖面上,月亮借着湖水如玉盘般明亮。
不要以为这深渊般的湖水深不可测,其实这里可能隐藏着卧龙般的壮丽景色。
注释
幽人:隐士。
倚:依靠。
螺髻:形容山峰如女子的发髻。
铜镜:比喻湖面的平静。
窈深:深远而幽暗。
卧龙:比喻杰出的人才或壮丽的自然景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面,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姚勉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首句“幽人何处倚渔竿”,以“幽人”(隐士)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他想象着那位隐者在碧潭边悠然垂钓的画面。

“百顷清潭浸碧寒”进一步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寒冷,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接下来,“不动一波疑水定”,通过静态的水面,传达出一种禅意,仿佛连水波都停止了流动,象征着心境的平静与定力。

“中涵万象觉天宽”则寓言丰富,水中的倒影仿佛包容了天地万物,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内心的开阔。山峦如螺髻般环绕,如同铜镜中的倒影,月亮映照在潭面,犹如玉盘,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最后两句“莫作窈深无底看,是间应有卧龙蟠”,提醒读者不要仅从表面看到潭水的深邃,暗示其中可能隐藏着未被发掘的深意或才华,犹如潜藏的卧龙等待时机腾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潭的景色,寓言丰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青草梦诗后两句早作足之

乾马坤牛放手骑,纵横上下尽通逵。

杖头挑起东风海,挂向东边若木枝。

(0)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其二

我虽不饱尚二簋,人则何辜无一襦。

官侬早下减租笔,天下可肥身宁臞。

(0)

严陵道上杂咏·其五

闯巢抟黍待晨饷,投岸舂锄寻暮栖。

总是心为形所役,搔头独立渡桥西。

(0)

岁晏·其二

百想卧轮翻伎俩,三生圆泽弄精魂。

何如静对梅花坐,春满江南雪后村。

(0)

口占酬俞端叔牡丹

沉香亭北梦魂赊,惊见祥云七宝车。

穷孟尝君空好客,病维摩老不禁花。

(0)

信州禅月台上

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

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

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

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

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

我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

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

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

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

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

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