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后十九首·其六》
《古诗后十九首·其六》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烛烛芙蓉花,擢擢采兰妇。

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

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

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天采摘兰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首句“烛烛芙蓉花”以“芙蓉花”象征女子的美丽与高洁,而“烛烛”二字则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温暖的氛围,仿佛是女子内心世界的映照。接下来,“擢擢采兰妇”进一步刻画了女子采摘兰花的动作,凸显其优雅与娴静。

“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两句,将女子采摘的兰花比作她怀中和袖中的香气,既表现了兰花的芬芳,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丰富与细腻。这里的“谁为有”,既是对兰花香气来源的疑问,也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探寻,引人深思。

“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则从季节更迭的角度,表达了事物总有消逝之时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女子青春易逝、美好难长久的感慨。最后,“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或不可触及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有人能共享这份美好情感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在秋天采摘兰花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晚兴

寂寞湖天晚,苍茫暗夕晖。

孤村烟外失,一鸟雨中归。

秋老花独发,江寒蟹渐肥。

平生游兴足,心与片帆飞。

(0)

初夏村居

补足绿阴飞尽絮,眼空烂漫一春花。

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

喧我幽居惟鸟雀,争人行径但桑麻。

年来多少推迁感,独立松风咏暮霞。

(0)

奉赠汤益阳师·其二

赤手拟为霖,伤时一哭深。

峥嵘留劲骨,蹭蹬损雄心。

不尽长沙泪,难回泽畔吟。

沅湘香草在,遮莫恋抽簪。

(0)

到玉屏口号

山头森木与天齐,瘴雨蛮烟倦马嘶。

行尽龙标五溪水,夜郎犹在暮云西。

(0)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其二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时。

梦犹京阙恋,归为友朋迟。

黄叶声中酒,苍葭阁上诗。

东瀛一回首,挥涕万人知。

(0)

顺德道中杂感·其二

河声岳色入云高,百雉城多抱阔壕。

蕃将至今思代马,健儿从古爱并刀。

卜萄绿醉肝肠热,苜蓿青肥騄駬号。

遥指蓟门风动处,红暾犹射旧旌旄。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