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绿阴飞尽絮,眼空烂漫一春花。
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
喧我幽居惟鸟雀,争人行径但桑麻。
年来多少推迁感,独立松风咏暮霞。
补足绿阴飞尽絮,眼空烂漫一春花。
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
喧我幽居惟鸟雀,争人行径但桑麻。
年来多少推迁感,独立松风咏暮霞。
这首清代诗人沈谨学的《初夏村居》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首句“补足绿阴飞尽絮”,写的是随着春天的结束,柳絮纷飞的景象已经过去,绿荫更加繁茂,给村庄增添了清凉。"眼空烂漫一春花"则进一步展现了一片烂漫的春花盛景,让人眼前一片明亮。
接下来两句“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通过描绘简朴的茅屋依溪而建,横板桥低矮而贴近水面,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自然之美。"喧我幽居惟鸟雀,争人行径但桑麻"则以鸟雀的鸣叫和田野上桑麻的生长,烘托出环境的宁静,以及农耕生活的恬淡。
最后两句“年来多少推迁感,独立松风咏暮霞”,诗人借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体验。在松风中独立,欣赏傍晚的晚霞,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乡村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深沉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