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鲲健羽昔雄飞,鸥鸟于今共一机。
萼楼高映增声价,兰谱光腾览德辉。
试问投竿秋水老,可谁分坐绿苔矶。
祇缘筮得天山兆,风笛离亭重恋依。
溟鲲健羽昔雄飞,鸥鸟于今共一机。
萼楼高映增声价,兰谱光腾览德辉。
试问投竿秋水老,可谁分坐绿苔矶。
祇缘筮得天山兆,风笛离亭重恋依。
此诗《邵陵别意七首(其三)》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描绘了别离之情与自然之美的交融。
首句“溟鲲健羽昔雄飞”,以“溟鲲”比喻壮志凌云之人,昔日展翅高飞,展现了一种豪迈与雄心。接着“鸥鸟于今共一机”,将鸥鸟引入,象征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情感依旧如初,如同鸥鸟与人共处一境,寓意深厚。
“萼楼高映增声价,兰谱光腾览德辉”,描绘了环境之美与人物品德的光辉。萼楼高耸,兰谱光华,不仅展现了外在的景致,更寓意着人物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成就,增添了诗篇的意境深度。
“试问投竿秋水老,可谁分坐绿苔矶”,通过钓鱼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别离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投竿于秋水之中,无人相伴,绿苔矶上,独自静坐,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寂寥与深情。
最后,“祇缘筮得天山兆,风笛离亭重恋依”,点明了别离的原因与情感的依恋。天山之兆,预示着命运的安排,而风笛离亭,则是别离的场景,表达了即使面对命运的安排,内心仍充满不舍与依恋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别离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是一首动人心弦的佳作。
朔雁惊飞起。忆前年、酒墟击筑,和歌燕市。
一自卢沟桥头别,满眼斜阳流水。
怅去路、云山无际。
强欲寻君惟有梦,奈梦魂、不度三千里。
君忆我,定相似。虚惭踪迹天涯寄。
但逢迎、五陵裘马,有谁知己。
翻羡一官乘边障,苦爱宾朋文史。
况芦酒郫筒堪醉。
燕颔书生还未老,拚从军、共作封侯计。
带围解,且休矣。
瘦管黄芦,镂青花、持比枣心输巧。
虚尖最渺,一线爪痕分帽。
睛窗入手,念辛苦、张骞携到。
合付与、屏背珠娘,晓镜画眉真好。鼠须有时慵扫。
向梳边瞥见,喻麋重饱。灯障小帜,垂露悬针多少。
香奁玉笥,算从此、更添吟草。
乘馀兴、砑幅蛮笺,细描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