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拍岸海潮通,亭在平湖杳霭中。
庄艳含春云岛晚,波光照夜玉壶空。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
野老半酣亭下笑,渔樵今日与民同。
平湖拍岸海潮通,亭在平湖杳霭中。
庄艳含春云岛晚,波光照夜玉壶空。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
野老半酣亭下笑,渔樵今日与民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畔景象。首句“平湖拍岸海潮通”,以动态的湖水与海潮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接着,“亭在平湖杳霭中”一句,将亭子置于朦胧的湖景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庄艳含春云岛晚,波光照夜玉壶空”两句,通过“庄艳”、“春云”、“晚”等词语,展现了春天傍晚时分湖面的美丽景色,而“波光照夜玉壶空”则以“玉壶”比喻清澈的湖水,在夜晚的灯光下泛着光芒,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湖面的静谧与纯净。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月光下的湖面仿佛能映照出人的倒影,而四周的清风则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内心的净化。
最后,“野老半酣亭下笑,渔樵今日与民同”两句,通过描写乡村老人在亭下饮酒欢笑,以及渔夫樵夫与百姓共享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