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谁荐箭锋机,直下横趋已是迟。
惆怅曲终人不见,数峰削玉水瀰瀰。
隔江谁荐箭锋机,直下横趋已是迟。
惆怅曲终人不见,数峰削玉水瀰瀰。
这首诗以“隔江谁荐箭锋机,直下横趋已是迟”开篇,描绘了一幅江边射箭的场景,箭未及目标,时间已晚,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无奈的情绪。接下来,“惆怅曲终人不见”,在箭靶未中之后,演奏者曲终人散,诗人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惋惜。最后,“数峰削玉水瀰瀰”,远处几座山峰如同雕刻的玉石般清晰,水波荡漾,景象宁静而深远,似乎在暗示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无奈。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
得得来看还不乐,竹茎荒处破殿虚。
偶逢老僧听僧话,道是壁间留古画。
徐生绝笔今百年,祖师相傅妙天下。
壁如雪色一丈许,徐生画水才盈堵。
横看侧看只麽是,分明是画不是水。
中有清济一线波,横贯万里浊浪之黄河。
雷奔电卷尽渠猛,独清元自不随他。
波痕尽处忽掀怒,揽动一河秋色暮。
分明是水不是画,老眼向来元自误。
佛庐化作金拖楼,银山雪堆风打头。
是身飘然在中流,夺得太一莲叶舟。
僧言此画难再觅,官归江西却相忆。
并州剪刀剪不得,鹅溪疋绢官莫惜,貌取秋涛悬坐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