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六》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履稀瘦处却知肥,间物须防狱治之。

虎穴魔宫同止住,寒灰枯木是男儿。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首句“履稀瘦处却知肥”,以行走于稀少人迹、显得瘦削的地方,却能感受到肥沃与生机,比喻在孤独与艰难中发现成长与力量。这是一种逆境中寻找机遇,困境中发现希望的积极态度。

次句“间物须防狱治之”,意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环境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陷入困境或受到伤害。这不仅是对社会生存法则的提醒,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

第三句“虎穴魔宫同止住”,将“虎穴”与“魔宫”并置,象征着危险与诱惑并存的环境。与之相对的是“同止住”,即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定力,不被外在的威胁所动摇,体现了坚定的意志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寒灰枯木是男儿”,以“寒灰枯木”比喻经历磨难后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状态,强调了真正的英雄或男子汉应该具备的品质——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保持自我,如同寒灰中的生命,枯木中的生机。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美,也寓意着在逆境中成长的力量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中的挑战、成长、定力与坚韧的主题,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坚定与智慧,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与表象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汉人为黄公语

虎莫凶,有黄公。猛兽回,黄公来。

(0)

花时苦雨

东君费尽春功绩,万紫千红竞容色。

岂知晴光变霪雨,故为芳程入衔勒。

柳腰孱颜珠翠重,棠腮泪落胭脂湿。

纷纷桃李委泥滓,翳翳云霾裹山脊。

屋茅蒸菌灶产蛙,涛声入户风掀席。

繁华九十暗中老,园林陡觉秋萧瑟。

鞦韆高阁粉墙西,门锁深宫土花碧。

穿钱甃径世无有,辗地香轮已何适。

云间踆乌如可赎,一掷千金讵容啬。

长须沽酒出门去,陌上泥深几没屐。

倚阑对花重太息,花为春开春不惜。

应知造物等儿戏,天怒花妖丧民德。

薄命佳人亦如此,伤春背立阑干泣。

君不见玉环花妖祸唐室,西施花妖沼吴国。

江湖□困只忧民,不忧花死忧无麦。

(0)

江天雪意

云压天边树,瑶英欲下时。

风威寒更急,潮信冻来迟。

酒市增高价,渔舟误晚炊。

灞桥诗思好,先借蹇驴骑。

(0)

题芙蓉画屏二首·其一

太液池头月色凉,夜深天上按《霓裳》。

西风吹醒游仙梦,尚带清秋玉露香。

(0)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河水瀰瀰。

腥风怪雨捲空来,浊浪掀舟雪山起。

妾力挽公不我止,公既渡之竟如是。

泪可竭,情可灭,河水东流何日歇?

(0)

题士宣杏花双喜

移时山鸟斗芳丛,深院佳人昼睡浓。

起立阶头惊碧草,不缘风雨落春红。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