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自古称名郡,十万人烟绕郭居。
南浦水源来大庾,西山云气接匡庐。
滕王阁废空陈迹,孺子亭荒只古墟。
薄宦羁离多感慨,不堪吟罢独踟躇。
洪都自古称名郡,十万人烟绕郭居。
南浦水源来大庾,西山云气接匡庐。
滕王阁废空陈迹,孺子亭荒只古墟。
薄宦羁离多感慨,不堪吟罢独踟躇。
此诗《过南昌》由明代诗人翟溥福所作,通过对洪都(即南昌)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丽。开篇“洪都自古称名郡”,点明南昌自古以来就是名声显赫的郡县,接着“十万人烟绕郭居”一句,描绘了南昌城内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景象。
“南浦水源来大庾,西山云气接匡庐”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南昌周边的地理环境,南浦的水流源自大庾,西山的云雾与庐山相连,展现了南昌与自然山水的紧密联系,凸显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美丽。
“滕王阁废空陈迹,孺子亭荒只古墟”则将目光转向历史遗迹,滕王阁虽已废弃,留下的是往昔的痕迹;孺子亭也荒废已久,仅存古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薄宦羁离多感慨,不堪吟罢独踟躇”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薄宦”(官职低微),在异乡(羁离)的境遇下,面对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吟诗之后,独自徘徊,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昌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展现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现实的对比思考,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
南陵路。傍曲水、日暮行千树。
云深艳说当时,花密娇生何处。
丝杨细袅,偏绿惹、春风拂烟浦。
想忘机、倦旅浮沈,片帆寻梦来去。
回思画阁凝愁,嗟尘暗多妨,只省珍聚。
指拍红牙温如玉,浑未罢、箫吟凤舞。
凭谁向、芳茅绮结,慰离绪、相逢一笑语。
恐迷阳、姹紫嫣红,又倾多少仙侣。
听无凭悄约私盟,思量怎奈两可。
月下情单,花前影伴,钿掷芳阴卧。酒初阑,鬓偏亸。
红药阶翻当衾裹。閒那。便一番逸兴,魂消些个。
恍然醉么。恁归来、却把眉尖锁。
乍回眸、水染罗裙点点,还说调鹦课。
背人儿,蓦藏躲。肠断深深闭门坐。知我。
恼有多少,风流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