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官占景短,易象惕阴生。
盛礼遵先典,方坛陟偶成。
瀼瀼朝露润,嘒嘒夏韶鸣。
祖识含弘德,孚颙对越情。
日官占景短,易象惕阴生。
盛礼遵先典,方坛陟偶成。
瀼瀼朝露润,嘒嘒夏韶鸣。
祖识含弘德,孚颙对越情。
此诗描绘了夏至日北郊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情景,充满了庄重与肃穆之感。首句“日官占景短”,点明了时令特征,暗示夏日白昼渐短,为全诗奠定了季节性的基调。接下来,“易象惕阴生”一句,运用了易经中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
“盛礼遵先典,方坛陟偶成”两句,直接描述了仪式的庄严与遵循传统的重要性。在古代,祭祀不仅是对神灵的敬奉,更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尊重。通过“盛礼”和“遵先典”,诗人强调了仪式的神圣性和对过去的致敬。
“瀼瀼朝露润,嘒嘒夏韶鸣”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露珠晶莹,夏鸟鸣叫,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勃勃跃然纸上。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祖识含弘德,孚颙对越情”则转向了精神层面的表达。这里“祖识”指的是祖先的智慧与德行,“含弘”意味着包容与广纳,“孚颙”则是指虔诚与敬畏。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祖先智慧的传承、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以及对神灵的虔诚信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夏至日北郊礼成的场景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礼仪传统、哲学思考和宗教情感,展现了清代皇家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