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性所乐,诗书老自娱。
谭惟听两部,贫不种千奴。
岁月柯间蚁,功名水上凫。
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
丘壑性所乐,诗书老自娱。
谭惟听两部,贫不种千奴。
岁月柯间蚁,功名水上凫。
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挽十一伯奉议四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读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功名淡泊的感慨。
首句“丘壑性所乐”,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山水丘壑的喜爱,这是他生活的本真追求。接着,“诗书老自娱”则揭示了诗人以读书为乐,即使年事已高,依然自我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中。
“谭惟听两部”中的“谭”可能指的是谈论,而“两部”可能是指两种不同的学问或话题,诗人享受聆听各种知识的交流。“贫不种千奴”则体现了诗人不追求物质财富,即使贫穷也不愿拥有众多仆人,更看重精神的自由。
“岁月柯间蚁”运用比喻,将岁月比作树上的蚂蚁,暗示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而自己如同树干上的蚂蚁,渺小却坚韧地生活。“功名水上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认为它就像水上的野鸭,看似轻盈,实则难以把握,反映出他对功名的态度较为淡泊。
最后两句“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诗人回顾自己一生勤奋读书,希望能将这些知识传承给后世的孤儿,体现出他的责任感和对教育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淡泊的处世态度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身后之事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