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移时,风影乱、半帘寒日。鲜明是、晚来妆饰。
共说西园携手处,小桥深竹连苔色。
到如今、梧叶染清霜,封行迹。春未透,梅先拆。
人纵健,时难得。想明年虚过,上元寒食。
数著佳期愁入眼,雨珠零乱梨花湿。
任翠鬟、欹侧背斜阳,鸣瑶瑟。
笑语移时,风影乱、半帘寒日。鲜明是、晚来妆饰。
共说西园携手处,小桥深竹连苔色。
到如今、梧叶染清霜,封行迹。春未透,梅先拆。
人纵健,时难得。想明年虚过,上元寒食。
数著佳期愁入眼,雨珠零乱梨花湿。
任翠鬟、欹侧背斜阳,鸣瑶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吕渭老的《满江红·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笑语移时,风影乱、半帘寒日。鲜明是、晚来妆饰。"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笑语与风影交织,时间在无形中流逝,而半帘的寒日和鲜明的妆饰都只是晚来的装饰,似乎是在掩盖着什么。
"共说西园携手处,小桥深竹连苔色。到如今、梧叶染清霜,封行迹。" 这里的西园携手,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而小桥深竹和连苔的色彩,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至于“梧叶染清霜,封行迹”,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去美好的封存和保留。
"春未透,梅先拆。人纵健,时难得。想明年虚过,上元寒食。数著佳期愁入眼,雨珠零乱梨花湿。任翠鬟、欹侧背斜阳,鸣瑶瑟。" 这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春天未到梅花却已凋谢的感慨,以及对于健康和时光难得的珍惜之情。明年的虚过和上元寒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数著佳期愁入眼”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即将到来的雨中梨花的忧愁。最后,"任翠鬟、欹侧背斜阳,鸣瑶瑟" 则是在描绘一个优雅的女子形象,以及她在风中轻柔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