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三》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三》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0)
注释
陶公: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群于人:与众人交往,融入人群。
世语:世俗的语言,指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交流方式。
隔生:隔代或不同生活背景,这里指时代差异。
户屦:户屦,门槛上的鞋子,比喻来访者。
真处:真实的处世态度。
放意: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亏成:受损或失去成就,这里指因饮酒而有所损失。
翻译
陶潜与众人交往,却缺乏常人的感情。
诗歌并非世俗的语言,世俗的话语无法形容它。
苏东坡同情这位老者,他们的志趣相投,只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他的身影和光芒照亮了来访者的鞋子,他的真实处世让人不觉惊讶。
他饮酒能自我清醒,随性而为,从不因之受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标题为《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三)》。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超脱世俗、无人情机巧的赞赏,认为他的诗歌超越了世间寻常言语,具有深沉的哲理。诗人以苏东坡与陶渊明的共鸣为例,指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心境相通。陶渊明的生活简单,即使在饮酒中也能保持自我清醒,随性而行,不为外物所累。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

忆昨初受命,同下紫宸朝。

问君当何之,笑指北斗杓。

共念到几时,春风约回镳。

所持既异事,前后忽相辽。

风月坐易失,山川行知遥。

回头三千里,双阙在紫霄。

我老倦鞍马,安能事吟嘲。

君才绰有馀,新句益飘飘。

前日逢吕郭,解鞍憩山腰。

僮仆相问喜,马鸣亦萧萧。

出君桑乾诗,寄我慰寂寥。

又喜前见君,相期驻征轺。

虽知不久留,一笑乐亦聊。

归路践冰雪,还爱脱狐貂。

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0)

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

忆昨九日访君时,正见阶前两丛菊。

爱之欲绕行百匝,庭下不能容我足。

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

今朝我复到君家,两菊阶前犹对束。

枯茎槁叶苦风霜,无复满丛金间绿。

京师谁家不种花,碧砌朱栏敞华屋。

奈何来对两枯株,共坐穷檐何局促。

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凡草开花数日间,天葩无根长在目。

遂令我每饮君家,不觉长瓶卧墙曲。

坐中年少皆贤豪,莫怪我今双鬓秃。

须知朱颜不可恃,有酒当欢且相属。

(0)

和原甫舍人阁下午寝归有作

遥知好睡紫微郎,枕簟清薰绿蕙芳。

五色诏成人不到,万年风动阁生凉。

平时下直归宜早,陋巷相过意未忘。

杨子不烦多载酒,主人犹可具黄粱。

(0)

寄子山待制二绝·其二

闻君屡醉赏红英,落尽残花酒未醒。

嗟我落花无分看,莫嫌狼藉扫中庭。

(0)

韩退之庙

退之皆负□□志,作邑当年来此中。

谩道阳山是穷处,先生于道未尝穷。

(0)

汴河

一千八百隋家路,两岸青青入帝都。

可惜翠华南渡后,旧时杨柳一株无。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