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
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
好念故园小儿女,团栾闻早醉花边。
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
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
好念故园小儿女,团栾闻早醉花边。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展现了诗人在立春之际,对自己一生中未能尽情享乐天伦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无奈和期待。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含蓄,意境淡远而不失深沉。
"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即使到了极点,也还能保持一份恬静的心态,反思自己平生的生活,觉得对不起那赋予自己的快乐时光。
"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酒和即将到来的七十岁生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岁月的不确定感。
"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 在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画面,阳光和煦,雪路初行,而春天尚未完全到来,这是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不安。
"好念故园小儿女,团栾闻早醉花边。"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孩童的怀念之情,以及在花前醉酒的放纵,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与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丹凤城门向晓开,千官相次入朝来。
唯君独走冲尘土,下马桥边报直回。
凤凰楼下多欢乐,不觉秋风暮雨天。
应为昨来身暂病,蝉声得到耳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