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祇寻幽。
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
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
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祇寻幽。
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
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对岳忠武祠的感慨之作。首句“儿时曾住练江头”,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幼时住在练江边,那时对岳侯(岳飞)的故事耳熟能详。次句“长老频频说岳侯”进一步强调了岳飞在当地的口碑和影响。
第三句“手握天戈能决胜”赞扬岳飞的英勇善战,他的军事才能令人钦佩。第四句“心轻人爵祇寻幽”则描绘岳飞淡泊名利,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
第五、六句“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表达了对岳飞壮志未酬、英魂消逝的惋惜,同时暗示其精神如江水般永恒流传。最后一句“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诗人以“貔貅”比喻岳飞的部下,表达对后世未能充分利用岳飞遗志的忧虑,同时也揭示出对军需物资匮乏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岳飞的怀念,寄寓了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机遇的沉思,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