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溪渺渺泛兰舟,舣棹临津得自留。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碗能消旅客愁。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思溪渺渺泛兰舟,舣棹临津得自留。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碗能消旅客愁。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思溪泛舟,寻访兰若之景象。开篇“思溪渺渺泛兰舟”即刻画出一幅清幽的水上风光,舣棹临津,是指船只靠岸,得以停留,这里的“得自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接下来的“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则是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莲社,即荷花之社,不知三伏之热,是说荷花在炎热的夏季依然清新脱俗;而“竹林独占一庭秋”则表现了竹林给人带来的一种凉爽和宁静,仿佛整个秋天的气息都被竹林所独占。
诗中的“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碗能消旅客愁”,则是对禅意与茶香的赞美。蒲葵,即菊花,是清净之物,“喜接高人语”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这里听取了高僧的教诲;而“茗碗能消旅客愁”则是说茶香能够消除行者之愁绪。
最后两句“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对旅行经历的怀念。诗人感到尘世间的情缘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自己则在这短暂的停留中留下名字,以作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禅意与茶香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茂苑长洲满地春,吴儿歌舞逐时新。
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安康使君发成都,群公祖送车塞途。
秋风关山二千里,王命不得辞崎岖。
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会稽之上虞。
我居咫尺不早识,万里相逢天一隅。
眼中豪杰未易得,使君人物当代无。
连年三取太守印,赫然帅钺兼兵符。
不忧无地起勋业,所要许国存规模。
贵人例急歌舞娱,使君善爱千金躯。
国耻未雪长荷殳,一念勿忘先大夫。
呜呼,一念勿忘先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