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
《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思溪渺渺泛兰舟,舣棹临津得自留。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碗能消旅客愁。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juéjìngyīnshī
sòng / hóng

miǎomiǎofànlánzhōuzhàolínjīnliú

liánshèzhīsānzhúlínzhàntíngqiū

kuíjiēgāorénmíngwǎnnéngxiāochóu

suǒhènchényuánzhúmànliúmíngxìngcéngyóu

注释
渺渺:形容水势或思绪悠远。
兰舟:古代指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象征高雅。
莲社:佛教社团,此处可能指文人雅集。
蒲葵:植物名,古人常用来遮阳或做扇子。
翻译
思绪在思溪中轻轻漂荡,我划着兰花舟,停靠在渡口,得以停留。
莲社的人们并未察觉三伏天的酷暑,我在竹林中独自享受着秋天的凉意。
菖蒲和葵叶欢快地迎接高雅的交谈,茶碗中的茗茶能消除旅人的忧愁。
遗憾的是,世俗的牵绊驱使我离开,只能留下姓名,记住这次的游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思溪泛舟,寻访兰若之景象。开篇“思溪渺渺泛兰舟”即刻画出一幅清幽的水上风光,舣棹临津,是指船只靠岸,得以停留,这里的“得自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接下来的“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则是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莲社,即荷花之社,不知三伏之热,是说荷花在炎热的夏季依然清新脱俗;而“竹林独占一庭秋”则表现了竹林给人带来的一种凉爽和宁静,仿佛整个秋天的气息都被竹林所独占。

诗中的“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碗能消旅客愁”,则是对禅意与茶香的赞美。蒲葵,即菊花,是清净之物,“喜接高人语”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这里听取了高僧的教诲;而“茗碗能消旅客愁”则是说茶香能够消除行者之愁绪。

最后两句“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对旅行经历的怀念。诗人感到尘世间的情缘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自己则在这短暂的停留中留下名字,以作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禅意与茶香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龙岩寺

苍林翠碧龙岩寺,县令三年两度来。

从此岩前花与草,只今时与梦徘徊。

(0)

姑苏元夕

茂苑长洲满地春,吴儿歌舞逐时新。

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0)

玲珑山

晋汉高人迹已陈,同君仙屐叩山灵。

涧悬白练流云液,路夹苍虬耸石屏。

鸟下老藤摇翠木,僧归寒屋钥秋扃。

萧萧落日闻笙鹤,满耳天风聒醉醒。

(0)

季弟黄岩任满大人挈家众先扫作诗见示恭和元韵

心处中虚治五官,物来能应固非难。

移忠益本居家孝,阅暑知曾历岁寒。

父子赓歌真内乐,弟兄分职赖居安。

何妨菽水为欢养,会有时来诏赐餐。

(0)

应符生日大人作诗以示恭次元韵

初度追思夜向晨,敢安暇逸负青春。

鸰原友悌同三益,鹤发康宁拱二亲。

未遂功名酬诲育,勉将诚孝信乡邻。

从今且愿蒙天祐,日侍慈颜拜北辰。

(0)

送别宋金州

安康使君发成都,群公祖送车塞途。

秋风关山二千里,王命不得辞崎岖。

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会稽之上虞。

我居咫尺不早识,万里相逢天一隅。

眼中豪杰未易得,使君人物当代无。

连年三取太守印,赫然帅钺兼兵符。

不忧无地起勋业,所要许国存规模。

贵人例急歌舞娱,使君善爱千金躯。

国耻未雪长荷殳,一念勿忘先大夫。

呜呼,一念勿忘先大夫。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