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风波暂毁妆,纺声凄咽近长廊。
小怜著布光迎面,苏蕙回文曲写肠。
玉色要防西日晒,雪肤争受北风凉。
可知一寸相思意,随著车轮百转忙。
中道风波暂毁妆,纺声凄咽近长廊。
小怜著布光迎面,苏蕙回文曲写肠。
玉色要防西日晒,雪肤争受北风凉。
可知一寸相思意,随著车轮百转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旅途中的情感状态。首句“中道风波暂毁妆”暗示了她在行进中遭遇了困难,被迫中断了精心的装扮,显得有些狼狈。接着,“纺声凄咽近长廊”以纺织机的声音比喻她的内心哀愁,声音低沉,仿佛在长长的走廊里回荡。
“小怜著布光迎面”中的“小怜”可能是女子的昵称,她穿着朴素的布衣,却仍尽力保持仪态,试图抵挡外界的寒凉。“苏蕙回文曲写肠”则借用了苏蕙织锦的故事,表达她内心的思绪纷飞,如同回文般复杂而深沉。
“玉色要防西日晒,雪肤争受北风凉”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对肌肤的呵护,同时也寓言着她对爱情的珍视和保护,如同玉质的肌肤需要避免阳光直射,雪白的肌肤渴望抵御北风的侵袭。
最后两句“可知一寸相思意,随著车轮百转忙”揭示了主题,女子的相思之情如车轮般忙碌旋转,无时无刻不在心中萦绕,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情感波折,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
负墙一病叟,吞声几欲哭。
居此三四世,手执茅衣屋。
作犬不守门,作猱不升木。
坐令田荒芜,万事付手束。
自官教我耕,暂学种蔬蔌。
横纵济尽通,方整帛有幅。
门前桑竹茶,坐我树阴绿。
携儿哺鸡雏,反盎有馀粥。
倘官遂设施,庶几一年蓄。
何期麦尝新,不及今兹孰。
炭船溯湘来,篙工偶托足。
称官老陈米,意比凶年谷。
长沙露行客,肩挑笑歌逐。
城中诸娄罗,莫敢侵半菽。
沈沈石墨缘,穷搜到地轴。
家家易金归,乐祸天雨粟。
人人他不知,只知小人腹。
帝清爱下民,赖官锡民福。
官胡弃民归,世亦嫌薄禄。
江神夹海若,蹴我国日蹙。
无人救饥溺,听我饱荼毒。
社时操豚蹄,待向墓前祝。
《寄题陈氏峥庐·其二》【清·黄遵宪】负墙一病叟,吞声几欲哭。居此三四世,手执茅衣屋。作犬不守门,作猱不升木。坐令田荒芜,万事付手束。自官教我耕,暂学种蔬蔌。横纵济尽通,方整帛有幅。门前桑竹茶,坐我树阴绿。携儿哺鸡雏,反盎有馀粥。倘官遂设施,庶几一年蓄。何期麦尝新,不及今兹孰。炭船溯湘来,篙工偶托足。称官老陈米,意比凶年谷。长沙露行客,肩挑笑歌逐。城中诸娄罗,莫敢侵半菽。沈沈石墨缘,穷搜到地轴。家家易金归,乐祸天雨粟。人人他不知,只知小人腹。帝清爱下民,赖官锡民福。官胡弃民归,世亦嫌薄禄。江神夹海若,蹴我国日蹙。无人救饥溺,听我饱荼毒。社时操豚蹄,待向墓前祝。
https://shici.929r.com/shici/EDre1V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