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弦满天地,祗从指上明。
可怜读曲者,低眉蹙颔劳经营。
清商流水本无意,何劳众吻徒争鸣。
逸调非关按指生,清歌妙与弦无声。
何来可儿得此解,沉吟抱阮难胜情。
拨捩停音音未发,曳若游丝引微发。
冥冥沉水袅炉烟,淡淡梨花浸庭月。
静如美女正仪容,远山不动明镜中。
不须掩扇瓠犀敛,字字匀圆蚌珠软。
须臾琮琤移促柱,柳絮东风滚香雨。
酒狂对此雄心铄,疑在边霜闻晓角。
羁人相对成白头,邻女倚阑知泪流。
曲终弦罢悄不语,馀音空际长悠悠。
蛾眉自昔有人妒,阳春莫惜无人和。
座中谁是老香山,一夜新词巳流播。
繁弦满天地,祗从指上明。
可怜读曲者,低眉蹙颔劳经营。
清商流水本无意,何劳众吻徒争鸣。
逸调非关按指生,清歌妙与弦无声。
何来可儿得此解,沉吟抱阮难胜情。
拨捩停音音未发,曳若游丝引微发。
冥冥沉水袅炉烟,淡淡梨花浸庭月。
静如美女正仪容,远山不动明镜中。
不须掩扇瓠犀敛,字字匀圆蚌珠软。
须臾琮琤移促柱,柳絮东风滚香雨。
酒狂对此雄心铄,疑在边霜闻晓角。
羁人相对成白头,邻女倚阑知泪流。
曲终弦罢悄不语,馀音空际长悠悠。
蛾眉自昔有人妒,阳春莫惜无人和。
座中谁是老香山,一夜新词巳流播。
这首诗《听仲二黼弦索醉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听琴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琴声之美以及它对人心境的影响。
诗的开头“繁弦满天地,祗从指上明”描绘了琴声充盈整个空间,仿佛是从演奏者的指尖流淌而出,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接下来的“可怜读曲者,低眉蹙颔劳经营”则以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了听众专注聆听时的神情,表现了音乐对人的深深吸引。
“清商流水本无意,何劳众吻徒争鸣”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清泉流水,强调了音乐本身的纯净与自然,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过分追求技巧而忽视音乐本质的行为的批评。
“逸调非关按指生,清歌妙与弦无声”进一步阐述了音乐的真谛在于情感的表达而非技巧的炫耀,强调了音乐与心灵的共鸣。
“何来可儿得此解,沉吟抱阮难胜情”通过想象中的角色,进一步深化了音乐对人心境的影响,让人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深邃情感体验。
“拨捩停音音未发,曳若游丝引微发”描绘了琴声的微妙变化,仿佛是轻柔的游丝,引人入胜。
“冥冥沉水袅炉烟,淡淡梨花浸庭月”通过视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听琴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意境。
“静如美女正仪容,远山不动明镜中”将音乐比作美女的仪态,远山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和谐与美丽。
“不须掩扇瓠犀敛,字字匀圆蚌珠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音乐的细腻与柔和,如同珍珠般圆润。
“须臾琮琤移促柱,柳絮东风滚香雨”描绘了音乐节奏的变化,如同柳絮随风飘散,又如香雨洒落,充满了动态美。
“酒狂对此雄心铄,疑在边霜闻晓角”通过酒狂的反应,表现了音乐对人心境的巨大影响,仿佛能让人忘记世俗的烦恼,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羁人相对成白头,邻女倚阑知泪流”描绘了不同身份的人在音乐面前的共同感受,无论是羁旅之人还是邻家女子,都被音乐深深打动。
“曲终弦罢悄不语,馀音空际长悠悠”结尾处,音乐结束,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表达了音乐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蛾眉自昔有人妒,阳春莫惜无人和”最后两句,借用了古代关于音乐的典故,表达了对音乐才华被嫉妒、被忽视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及其对人心境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思考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