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道阳》
《得道阳》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九月苍天爽气高,重楼复降雨潇潇。

搅海赤龙真自在,迎风木马肯无寥。

每向廛中作系腰,六铢衣挂胜红绡。

醉后恣眠青苏塌,醒来频采玉芝苗。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秋天九月的清新景象。首句“九月苍天爽气高”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气候特点,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接下来的“重楼复降雨潇潇”则通过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湿润的氛围。

“搅海赤龙真自在”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风雨比喻为翻腾的赤龙,展现了自然力量的生动与自由。“迎风木马肯无寥”进一步描绘了在风雨中,木马似乎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没有丝毫寂寥之感。

“每向廛中作系腰”中的“廛”指的是城市,诗人将风雨比喻为围绕在身边的伴侣,即使在喧嚣的城市中,也能带来心灵的宁静。“六铢衣挂胜红绡”借衣物轻薄来比喻风雨的温柔,比红色的丝绸更令人舒适。

最后两句“醉后恣眠青苏塌,醒来频采玉芝苗”描绘了诗人享受风雨带来的惬意,仿佛在醉梦中沉睡,醒来后又在青草地采摘灵芝,充满了超然物外的仙人生活气息。整体上,这首诗以风雨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癸酉元日

一声爆竹又惊春,荼垒中间写此心。

忽忽行年周六甲,便便痴腹拟三壬。

酒泉郡里宁甘饮,饭颗山头尚苦吟。

强健得閒元是福,何妨终老住云林。

(0)

山居

村翁习性不浮华,只种桑麻不种花。

闻道野梅开欲遍,好分春色过山家。

(0)

颜孝子乌墓

人伦风化自孝始,我怀义乌颜氏子。

昔从书传闻其名,今来浙东入其里。

未入里先见路碑,高冢巍然云树里。

犹有群乌绕墓飞,或者神乌长不死。

衔土伤吻土亦亦,乌血凝成墓山紫。

今古人人皆有亲,负土葬者岂独此。

如何感召到山禽,须就人心推物理。

生前服劳情自苦,亡后附身哀靡已。

天地悯怜鬼神泣,无知羽族有所使。

父子茔域永相依,白云深处精灵起。

风吹草卉即莱衣,溪浮蘋藻为甘旨。

千秋万古此经过,谁人眼不泪如水。

(0)

游大玲珑小玲珑

小玲珑,大玲珑,平林突起群玉峰。

霜铏剪取碧磈䃬,雷斧凿破青嵌崆。

自有此山生此石,鬼削天劖更无迹。

泗滨浮出瑞玉磬,周庙横陈古苍璧。

苍官俨冠剑,翠官披琅玕。

好风吹月来,光动九琳轩。

守庵道人形野倨,白领方袍草为屦。

颇奇二士入洞来,引向高亭最幽处。

他山岂无石,弄假不似真。

平泉马鹿迹何在,南墅甲乙名灰尘。

说真辩假无时了,山童隔竹敲茶臼。

(0)

南之山丛丛,桂树生也直。

朱华自成林,不杂众芳植。

上有青鸾栖,因之为羽翼。

移根上林苑,零露滋晓色。

岂不罹凝寒,高标竦孤特。

丹心能自渥,身性不加饰。

所以离骚词,嘉其秉炎德。

相观穹壤间,人统形气识。

阳根为刚明,阴质为闇塞。

灵均莫能招,聊与花辩惑。

(0)

寿李雁湖·其一

间气生贤哲,斯文擅正宗。

咮鸣直是凤,时见恍犹龙。

信史传缃简,元勋在鼎钟。

惟存霜后节,景仰彼高松。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