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夜闻蛩》
《立秋夜闻蛩》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六月二十六日夜,解衣支枕方就眠。

倏讶金风西北来,纱幮冰簟相新鲜。

展转欲眠眠不得,更听初蛩声唧唧。

吁嗟秋信太分明,举首高空银汉白。

露下閒阶浥乱英,寒吟断续纷空庭。

何处刀环唱戍士,谁家砧杵鸣村坰。

秋思逗漏诚无那,桃笙翻雪披衣坐。

何必春驹学梦庄,爱渠亦复周旋我。

(0)
鉴赏

这首《立秋夜闻蛩》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立秋之夜的感受与思绪。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

首先,诗人描述了六月二十六日夜,他准备入眠时,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使得原本温暖的寝具变得清新宜人。接着,诗人被窗外初秋的虫鸣声所吸引,辗转难眠,抬头望见明亮的银河,感受到秋天的讯息异常清晰。露水洒落在空旷的台阶上,湿润而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断续的寒意,仿佛整个庭院都沉浸在秋的氛围之中。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边关的戍士和乡村的妇人,他们或许正在忙碌于守卫边疆或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冬衣。这些场景引发了诗人对秋思的感慨,他感到无法抑制地沉浸在这份季节的变换之中。为了抵御渐浓的寒意,诗人披上桃笙(一种竹席)翻雪般的新衣,坐在窗前,静静地感受着这份秋意。

最后,诗人以“何必春驹学梦庄,爱渠亦复周旋我”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秋日的喜爱与接纳,即使它带来了寒冷,也愿意与之共处,如同庄子梦蝶般,享受当下,不为外界所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平和与接纳态度。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咏黄莺(一作郑愔诗,又作郑缙)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0)

人日剪彩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0)

应诏赋得除夜(一作王諲诗)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0)

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
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
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
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
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
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
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0)

赋得游人久不归(一作刘孝孙诗,又作贺朝清

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
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出意尽,行看蓬鬓稀。
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0)

南山(一作贺朝清诗)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见。
岩岩石帆影,如得海风便。
仙穴茅山峰,彩云时一见。
邀君共探此,异箓残几卷。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