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山邱理亦均,一官京洛负缁尘。
飞扬跋扈真无赖,感慨悲歌觉有神。
全仗酒杯排俗物,暂拈诗笔写天真。
十年宰相非吾事,寄谢衡阳拭涕人。
华屋山邱理亦均,一官京洛负缁尘。
飞扬跋扈真无赖,感慨悲歌觉有神。
全仗酒杯排俗物,暂拈诗笔写天真。
十年宰相非吾事,寄谢衡阳拭涕人。
这首诗《排闷(其六)》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与世态炎凉的复杂心境。
首句“华屋山邱理亦均”,以“华屋”与“山邱”对比,寓意人生的荣华与衰败都是自然规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接着,“一官京洛负缁尘”一句,描述了诗人曾在繁华的京城为官,却背负着世俗的尘埃,暗示了官场的污浊与个人的无奈。
“飞扬跋扈真无赖,感慨悲歌觉有神”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诗人对权势者的讽刺与对自身情感的抒发。飞扬跋扈者虽看似无赖,但诗人内心却能感受到一种超脱的神韵,体现了其对人性复杂面的洞察。
“全仗酒杯排俗物,暂拈诗笔写天真”则表达了诗人借助酒与诗来排遣世俗烦恼,追求心灵的纯净与真实。酒与诗成为他逃避现实、寻找精神慰藉的工具。
最后,“十年宰相非吾事,寄谢衡阳拭涕人”两句,诗人回顾自己曾有的政治生涯,感叹并非自己的本愿,同时向衡阳的人们寄语,似乎在表达对过去岁月的告别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暮节真无分,头风祇自知。
朝天虽有菊,向日不如葵。
久旱千株槁,深秋百草萎。
吾衰亦相类,饮兴谢东篱。
昔闻天台山,一万八千丈。
层峰目华顶,魂梦几驰想。
朅来乘清秋,明发将独往。
小雨巧作难,祥云约仍爽。
风磴渍苔藓,霜崖乱榛莽。
峥嵘一何峻,梯空不可上。
便思捐竹舆,徐行倩藤杖。
老僧挹而言,兹山韬万象。
举头天宇逼,寓目岩扉敞。
重溟倒寒影,万壑振幽响。
峡迥啼猱猿,林高陨楂橡。
仙袂挹浮丘,飘然顿尘网。
今兹风雨时,烟雾接穹壤。
劲寒或薄人,跬步迷俯仰。
不如游石梁,重来事真赏。
斯言既纚纚,诚哉非我诳。
俗驾为之回,芜音不堪榜。
寄声山中灵,心期空鞅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