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春愁减玉肌,谁能獭髓为扶衰。
可怜傍巘临池处,非复嫣然一笑时。
底事春愁减玉肌,谁能獭髓为扶衰。
可怜傍巘临池处,非复嫣然一笑时。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花朵凋零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
首句“底事春愁减玉肌”,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的凋谢比作人的消瘦,表达了春愁之深,仿佛春天的忧郁让花朵失去了往日的丰盈与活力。这里的“玉肌”既指花朵的娇嫩,也暗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次句“谁能獭髓为扶衰”,运用了獭髓的典故,传说獭髓能延年益寿,这里借以表达对花朵衰败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面对自然规律无力回天的无奈。
后两句“可怜傍巘临池处,非复嫣然一笑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傍巘临池”描绘了花朵生长的环境,既有山峦的静谧,又有水池的清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背景。然而,后一句“非复嫣然一笑时”则转折,强调了花朵曾经的美丽与生机,与现在的衰败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无常的感慨。
凉飙霁雨。
万叶吟秋,团团翠深红聚。
芳桂月中来,应是染、仙禽顶砂匀注。
晴光助绛色,更都润、丹霄风露。
连朝看、枝间粟粟,巧裁霞缕。
烟姿照琼宇。
上苑移时,根连海山佳处。
回看碧岩边,薇露过,残黄韵低尘污。
诗人谩自许。
道曾向、蟾宫折取。
斜枝戴,惟称瑶池伴侣。
雪余蒲苇衬沙黄,野水寒清雁半翔。
柳下摇风云漠漠,飞鸣应喜下潇湘。
霜落鸳鸯,绣隐芙蓉小春节。
应运看,月魄分辉,坤顺同符,文母徽音芳烈。
诞育乾坤主,均慈爱、练裙岂别。
经沙塞、涉履烟尘,瑞色怡然更英发。
上圣中兴,严恭问寝,宫庭正和悦。
看寿筵高启,龙香低转,声入霓裳,檀槽新拨。
翠衮同行乐,钧韶奏、喜盈绛阙。
倾心愿、亿载慈宁,醉赏闲风月。
宝苑明春,青霞射晚,六幕云闲风静。
茂林修竹昂霄,素月照人澄莹。
梅花十顷,递暗香、琼瑶真景。
散万斛金莲,崇山秀岭,尽开花径。
真个好、月灯相映。
真个乐、圣驾游幸。
四部箫韶,群仙奏乐,万光耀境。
玉华不夜,向洞天、暖烟回冷。
好大家、酒色醺醺,任教漏移花影。
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
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
秀蓓凝浩露,疑挂六铢衣绉。
檀点芳心,体薰清馥,粉容宜捻春风手。
肯与芝兰共嗅。
向夜阑凝月,素芳依旧。
翦取长梢,青蛟喷雪,挽住晓云争秀。
楼上人未去,常恐风欺雨瘦。
红绡收取,举觞犹喜,窨得醺醺酒。
拱皇图,御宝历,上圣垂衣。
旰食亲万机。
海宇熙熙。
登寿域,瑞霞彩云常捧日。
花阴麦垅四民齐。
宫卫仗肃,阆苑瑶池。
台殿倚晴晖。
当盛际。
风俗美。
寻胜事。
人物总游嬉。
太平何处,知不摇征旗摇酒旗。
四方感格臻上瑞。
官家闲暇宴芳菲。
千万岁。
嘉会明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