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其一》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词  词牌: 十月桃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閒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似凝愁、不语谁知。

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

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

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几句,通过对浮动云彩和春风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万点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绽放,连原本干冷的树枝都被点缀上了生机。接着,“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则描写了桃花之外的景象,珑璁(一种珠玉饰品)形容庭院中精美的围墙,而“暗香夜透帘帏”则是说桃花的清香在夜间透过窗帘,充满了整个室内。

"閒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情感,认为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最适合于与美酒为伴,甚至超越了黄昏时分和清冷的月光下的小溪。

接下来,“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几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风雅才子谢安石和他的弟弟谢玄(字安石),他们在历史上以才情著称。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梦中,也总是在追寻那些古代才子的风流韵味,长久地伴随着这些美好的记忆。

"似凝愁、不语谁知。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如同桃花在春风中摇曳,不禁令人生出愁绪,而这些愁绪又难以言说,只有自己明白。芳香的思念如同酸涩的情绪,已经带上了离别的况味。

最后,“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则是诗人对桃花之神的倾诉,任由花神指引,用竹笛吹奏三曲,枝头上的花朵像小豆一样细腻。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与花同乐,与自然共鸣。

"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则是对桃花的赞美,称其为“十分金蕊”,在这里,“东君”可能指的是春天或日出之神。诗人与自然间达成了某种约定,一笑之间便承诺了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桃花、庭院、美酒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从军行·其一

昔对金门策,太息怡安篇。

公卿虚前席,共推贾生贤。

南山盛盗贼,民命迫倒悬。

澄清亦有志,叱驭乃竟前。

(0)

汉敦煌太守斐岑碑

勒燕然铭号良史,缉熙纳麓皆谀词。

裴公纪文独尚质,四郡蠲害乃立祠。

阳嘉元嘉数败衄,中间一捷诚出奇。

郡兵办贼尤大善,何取虎符纷雨驰。

陈忠议屯策屡效,山公名言远可思。

镌功不假长史记,考古谁拾章怀遗。

伊吾二石此其一,唐碑亦是汉碣为。

不逢姜确天所佑,埋沙晚出隆厜㕒。

遇岳将军幕府致,遭裘侍郎天下知。

张君宝此镇行箧,六月悬壁哦新诗。

曹君为言佳本鲜,亲见岩屋鸣毡椎。

风高地冷行迹绝,墨浆冻结入饥疲。

十日一纸始完好,不尔描画从相欺。

细论俗体误跟肘,激赏古翠蟠虬螭。

午窗徘徊暑气却,远想雪落天西陲。

(0)

同过友人村居

十里轻波泛小舟,眼前景物特清幽。

村藏红叶萧萧雨,门对青山面面秋。

市远盘餐能俭约,谈深主客转风流。

襄阳旧有重阳例,可许还来就菊不。

(0)

燕然山

燕然山色郁苍苍,此地曾为古战场。

斑氏才华余史笔,汉家功业半椒房。

边城野草连天白,塞上秋云币地黄。

勒石不知何处去,也随炎运付沧桑。

(0)

泉南十柳田家图·其一

占得幽居泖一弯,门前垂柳绿阴环。

晚潮过后桔槔静,坐听蝉声出树间。

(0)

登雨花台遂谒方景诸公祠

秣陵城南秋雨来,西风吹上雨花台。

台高俯瞰白下尽,渡江云断斜阳开。

江声如雷走吴楚,木叶翻飞塔铃语。

龙盘虎踞难久居,吴宫晋苑知何处。

梅冈东下谒丛祠,野草垂花覆断碑。

拾得祠前五色石,犹疑碧血染当时。

六朝文物终沦丧,燕邸少师亦虚妄。

重怀忠节独迟留,归看暮霭横秋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