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不觉久,庭乌栖复啼。
灯前下黄叶,井上鸣莎鸡。
漏静风声细,帷空月影低。
城南有思妇,幽梦越辽西。
夜坐不觉久,庭乌栖复啼。
灯前下黄叶,井上鸣莎鸡。
漏静风声细,帷空月影低。
城南有思妇,幽梦越辽西。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的深沉与宁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夜坐不觉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知不觉间已度过了一段时间。接着,“庭乌栖复啼”描绘了夜深人静时,乌鸦在庭院里栖息又啼叫的情景,既增添了夜晚的寂静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灯前下黄叶”一句,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通过黄叶从眼前飘落,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井上鸣莎鸡”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莎鸡在井边鸣叫,声音清脆,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漏静风声细,帷空月影低”两句,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漏壶滴水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而帷帐空荡,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柔和,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之美。
最后,“城南有思妇,幽梦越辽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思妇在夜晚的幽梦中跨越辽阔的地域,与亲人相聚,寄托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几番吹月梅边,一双瘦鹤支烟冷。
江城又晚,飞花渐寂,今宵倦艇。
宿鹭惊沙,潜虬舞壑,断肠谁听。
趁荒洲渺霭,声来甚处,偏只有、羁魂醒。
长恨芙蓉分镜,遍珠楼、更无人凭。
寒潮暗长,丝杨尽老,鳏鱼自惊。
前路山阳,旧游黄鹤,那堪愁并。
剩苍波一片,稀星薄雾,伴孤鸿影。
大雅久不作,伥伥吾谁从。
苦读糟粕书,拓此磊落胸。
处士盗虚声,高谈惊盲聋。
及观所著说,琐屑如儿童。
我有夜光珠,包裹何重重。
偶然出相衒,谓可豁双瞳。
谁知座上客,视与鱼目同。
然默□自念,吾道勿乃穷。
丈夫抱真气,达人无俗容。
悠悠岂足伍,闭户不与通。
有时发清兴,溷迹阛阓中。
鼓刀与卖浆,或者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