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南归数千里,闻君适过长干寺。
牵衣入寺历讯之,扁舟又向吴淞水。
君数贻我书,我未识君面。
肠中宛转如车轮,长江漫漫不相见。
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
横江破巢不忍归,天涯谁是心相知?
正欲拿舟渡江去,闻君复就长干路。
君出南城我入城,千万人中恰相遇。
城头戎马骄且嘶,与君同著妇人衣。
侈言得志此何时,可怜头发如青丝。
酌酒寿君跽复起,郁郁钟山气还紫。
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双飞入江水。
酒酣歌放不可休,记得升州是蒋州。
来朝同买钓竿去,矫矫万里随白鸥。
北客南归数千里,闻君适过长干寺。
牵衣入寺历讯之,扁舟又向吴淞水。
君数贻我书,我未识君面。
肠中宛转如车轮,长江漫漫不相见。
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
横江破巢不忍归,天涯谁是心相知?
正欲拿舟渡江去,闻君复就长干路。
君出南城我入城,千万人中恰相遇。
城头戎马骄且嘶,与君同著妇人衣。
侈言得志此何时,可怜头发如青丝。
酌酒寿君跽复起,郁郁钟山气还紫。
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双飞入江水。
酒酣歌放不可休,记得升州是蒋州。
来朝同买钓竿去,矫矫万里随白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远方友人方三素伯在长干寺意外相遇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首句“北客南归数千里”,点明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也预示了两人久别重逢的不易。接着“闻君适过长干寺”一句,引出相遇的地点,长干寺作为背景,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
“牵衣入寺历讯之”生动地描绘了两人见面时的亲密与激动,“扁舟又向吴淞水”则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留下了一丝淡淡的离愁。
“君数贻我书,我未识君面”表达了通信与见面之间的矛盾,书信虽能传递情感,却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接下来的“肠中宛转如车轮,长江漫漫不相见”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长江的辽阔与两人相隔的距离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思念的深沉。
“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氛围。“横江破巢不忍归,天涯谁是心相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知己难寻的感慨。
“正欲拿舟渡江去,闻君复就长干路”展现了两人对相聚的渴望和对分别的无奈。“君出南城我入城,千万人中恰相遇”强调了相遇的偶然性和珍贵性。
“城头戎马骄且嘶,与君同著妇人衣”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或是对两人身份或处境的描述,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侈言得志此何时,可怜头发如青丝”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酌酒寿君跽复起,郁郁钟山气还紫”描绘了两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通过饮酒和祝福,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联系。“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双飞入江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友情如同青芙蓉般坚韧不摧。
“酒酣歌放不可休,记得升州是蒋州”再次强调了相聚的快乐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藏。“来朝同买钓竿去,矫矫万里随白鸥”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希望与友人一同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登临不陟险,缓步情始畅。
振衣西冈头,矫首一长望。
朝阳匿光彩,宿雾犹隐嶂。
山灵忽不靳,连峰汹波浪。
何许芙蓉青,龙池半天上。
铜官从中起,磅礴气逾壮。
回风过林莽,草木皆振荡。
青锦十万缯,钿车五千两。
山人地志熟,指顾名所向。
穷历吾岂能,高情倚疏放。
平生烟霞志,配此丘壑尚。
思欲逃喧卑,结茅计非旷。
缘知兵革后,已恐淳朴丧。
萧条采芝意,临流重惆怅。
为爱玉山好,放舟玉山去。
绿波亭边春入池,况据玉山最佳处。
时当二月春正美,曲尘摇波草如绮。
雨惊残梦未鸣蛙,风漾飞花见游鲤。
大谢文章迥绝尘,江淹词赋亦清新。
得句池塘怀别远,伤情南浦送行人。
何如此亭乐赏适,石脚插入鱼龙宅。
临流行酒水浮阶,俯槛鸣琴光照席。
君不见山川极目楚囚悲,北望神州泪满衣。
又不见昆明一夜飞劫灰,汉代衣冠委草莱。
但愿无事长相见,春草池头日日来。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