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阑干压故基,虞王曾此驻旌旗。
风泉尚带弦琴曲,谷鸟犹呈羽凤仪。
二女不来云黯黯,重华何处草离离。
郡城北望山如戟,落日微茫似九疑。
碧玉阑干压故基,虞王曾此驻旌旗。
风泉尚带弦琴曲,谷鸟犹呈羽凤仪。
二女不来云黯黯,重华何处草离离。
郡城北望山如戟,落日微茫似九疑。
这首诗描绘了九成台的景象与历史氛围。首联“碧玉阑干压故基,虞王曾此驻旌旗”以碧玉阑干和古老的基址开篇,暗示了九成台的历史悠久,曾经是帝王驻足之地。接着,“风泉尚带弦琴曲,谷鸟犹呈羽凤仪”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泉水声仿佛演奏着古琴之曲,山谷中的鸟儿展现着凤凰般的仪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二女不来云黯黯,重华何处草离离”则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人物的怀念,二女的传说与重华(可能指虞舜)的离去,使得云色黯淡,草木离离,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历史的沧桑感。最后,“郡城北望山如戟,落日微茫似九疑”以远眺郡城北面的山峰如戟,以及夕阳微弱的光芒,仿佛指向了遥远的九嶷山,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成台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情感与对过往辉煌的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铁冠棱棱斧在握,绣衣使者行燕朔。
月冷居庸夜渡关,霜清碣石朝横角。
闻道愁云暗朔天,黄沙白碛可人怜。
鸡鸣山下多胡垒,牟那峰前亦汉川。
尚想蒙尘悲已已,空怀击剑勒燕然。
燕然可登石可勒,平生志在伊吾北。
三败羞称曹沫功,一匡再见夷吾力。
古称御史官之雄,震摇山岳在尔躬。
埋轮张纲有奇气,抗疏李勉诚英风。
慷慨况曾亲甲胄,抚循更是属疲癃。
片言挟纩士尽起,目中久已无诸戎。
所嗟恩宠未久及,皂囊白简催归急。
衮职虽知藉补多,边民日望骢尘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