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代谁知己,真才匪斗量。
只缘诗愈好,遂与世相忘。
无竞仍逢嫉,纯真或误狂。
悠悠从满目,柴立独中央。
旷代谁知己,真才匪斗量。
只缘诗愈好,遂与世相忘。
无竞仍逢嫉,纯真或误狂。
悠悠从满目,柴立独中央。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知己难寻、才华不被赏识的感慨,以及在世态炎凉中的孤独与坚持。首联“旷代谁知己,真才匪斗量”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知音的渴望,认为真正的才能无法通过争斗来衡量,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评价标准的不满。颔联“只缘诗愈好,遂与世相忘”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因作品优秀而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我认同。
颈联“无竞仍逢嫉,纯真或误狂”揭示了诗人面对嫉妒与误解时的复杂心情,既表达了对不公正待遇的无奈,也暗示了自己可能因过于坚持自我而显得狂放不羁。尾联“悠悠从满目,柴立独中央”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诗人虽处繁华世界,却如柴草般独立于中央,象征着他在喧嚣尘世中的孤独与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
轻烟细雨湿平芜。
一舸下东吴。
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且云,素难题咏,山谷简齐但作小诗而已,在简齐余作且勿论,偶不及东坡长句,何耶。
因以乐府贺新郎见意不受铅朱污。
问娇黄、当初著甚,染成如许。
便做采从真蜡国,特地朝匀暮注。
也无此、宫妆风度。
长记方壶春半贮,只萧然、尽慰人情苦。
谁更望、暗香吐。
为渠细检梅花谱。
以芳声与梅相近,故梅名汝。
底是石湖堪怪处,说道涪翁曾赋。
还忘却、东坡佳句。
从被二仙题评了,到而今、傲然吟诗似。
吾试与,下斯语。
西严词六十九首,间以四库珍本西严集校订
二年重九,算都向、江北江南虚度。
鸿雁来时秋最好,底用千愁万绪。
九朵青山,几尖白塔,何限登临处。
今朝乘兴,也和诗客凝伫。
正是雨洗芙蓉,风翻野菊,霜染江枫树。
一片天开图画里,留著天然佳句。
收拾方来,安排未定,试问云间路。
三杯才尽,笔头疑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