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九如之颂,奏九成之韶,舞来九彩云翘,疑是九天仙下降;
演三多之班,谱三迭之曲,唱到三冬雪夜,肯留三次客同观?
献九如之颂,奏九成之韶,舞来九彩云翘,疑是九天仙下降;
演三多之班,谱三迭之曲,唱到三冬雪夜,肯留三次客同观?
这首诗以“白茫畲做三多班戏”为题,由清代诗人廖厚初所作,巧妙地融合了民间艺术与文人雅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仗手法,展现了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赞美与欣赏。
首句“献九如之颂,奏九成之韶”,以“九如”和“九成”两个典故,分别借用了古代祝寿的礼仪和音乐,表达了对戏曲演出的崇高敬意。接着,“舞来九彩云翘,疑是九天仙下降”,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演员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如同九彩云朵般轻盈,又似九天仙子降临人间,充满了奇幻与美感。
随后,“演三多之班,谱三迭之曲”,点明了戏曲表演的主题和音乐结构,暗示了演出内容的丰富多样和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最后,“唱到三冬雪夜,肯留三次客同观?”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观众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在这寒冷的冬夜,与朋友们一同享受这场精彩的戏曲盛宴,共享艺术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扬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美人授我金坛葛,入手轻盈堪一撮。
照日微芒乍欲无,夏月近看炎暑夺。
我闻郁林旧有名,较来那得如此精。
冰盘凛凛寒相切,雨过疏帘浸水晶。
几欲还之不忍什,任是鲛绡未肯易。
列子乘风万里行,相如病渴思琼液。
制成短服更宜人,取称芒鞋漉酒巾。
白云幽涧多寒色,与尔闲游共畅神。
碧水碧山佳气含,青萝列嶂堆重蓝。
桃村渡口花如锦,半浦珠光可恣探。
百千年来有孺子,朗怀下照碧江水。
读书十载山之阳,两岸松风常入耳。
野鹤遥从天上来,数声嘹喨海云开。
忽惊檐角巢新搆,柳丝盘结几徘徊。
生雏两两俱飞去,在阴之和非无据。
今年好爵似相酬,穿杨叠中人交誉。
昨夜亲开汝载椷,友于喜气溢于函。
榜书到日纷相贺,顾见金鳞跃碧潭。
丈夫出处洵有以,虬龙鹓鹭乘时起。
扶维转轴是何人,勿负旗峰一片紫。
试象堂中群客集,走笔竞奇翻五色。
东望彤云映晓暾,飘飘欲送仙鸾翼。
鸾翼高腾迥不群,今之才子曹参军。
先朝太史文章客,剩有箕裘属典坟。
参军尔有凤皇毛,而无膏梁气。
作诗往往追建安,对人全不记门地。
在粤几三载,拄笏但看山。
朝朝牵马至,日日簿书閒。
所交悉文士,异彩拂斓斑。
芙蓉花照幕,娵隅语学蛮。
蛮方语言不可学,独有文词差合作。
参军学语终聱牙,探韵分题顾不恶。
荔子丹时作赋雄,刺桐密处留清谑。
蜃气楼台借幻奇,大海奔涛供喷薄。
吾粤宦游不乏人,磊落如公实鲜伦。
公今径欲朝天去,稽首万年祝紫宸。
使我追之不前望不及,但见沿江翡翠飞鸣送行楫。
欲搆微词代赠车,又惭往日伎俩一一俱相习。
不如大啸且分携,江草江花露微湿。
粤之佳朋最难得,参军还时飞旆急。
《送曹念含参军》【明·韩上桂】试象堂中群客集,走笔竞奇翻五色。东望彤云映晓暾,飘飘欲送仙鸾翼。鸾翼高腾迥不群,今之才子曹参军。先朝太史文章客,剩有箕裘属典坟。参军尔有凤皇毛,而无膏梁气。作诗往往追建安,对人全不记门地。在粤几三载,拄笏但看山。朝朝牵马至,日日簿书閒。所交悉文士,异彩拂斓斑。芙蓉花照幕,娵隅语学蛮。蛮方语言不可学,独有文词差合作。参军学语终聱牙,探韵分题顾不恶。荔子丹时作赋雄,刺桐密处留清谑。蜃气楼台借幻奇,大海奔涛供喷薄。吾粤宦游不乏人,磊落如公实鲜伦。公今径欲朝天去,稽首万年祝紫宸。使我追之不前望不及,但见沿江翡翠飞鸣送行楫。欲搆微词代赠车,又惭往日伎俩一一俱相习。不如大啸且分携,江草江花露微湿。粤之佳朋最难得,参军还时飞旆急。
https://shici.929r.com/shici/CUdKWV.html
驱车涉泗水,水绿渐车裳。
皖彼牵牛星,欲济河无梁。
有婉彼季女,盛年处空房。
青丝为君被,白玉为君床。
珊瑚光照灼,五色错文章。
岂不慕芳华,佳人徒自伤。
凉秋多落叶,白露变为霜。
鱼龙处深渊,凤凰鸣高冈。
相思两不见,日暮空傍徨。
若有人兮倚云端,骖白鹿兮驾鸣鸾。
抚长剑兮辉远日,组流缨兮切峨冠。
鼓桂棹兮芳洲,抗兰旌兮莽渚。
思搴之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下女兮瑶环,龙矫夭兮鸟间关。
叩天公兮雷帝鼓,阻阊阖兮应余以不閒。
膏余车兮秣余马,与子驱兮震之野。
望大江兮扬舲,乘波光兮直泻。
蛟何伏兮水中,骥何嘶兮宇下。
时不可兮再得,子独奄兮远驾。
石濑兮漩漩,草幕兮芊芊。
遮飘风兮末路,揽白日兮长年。
值灵威兮浩荡,莫少缓兮留连。
固人命兮有极,独凋朽兮谁怜。